返回

三 孙权的厚积薄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 孙权的厚积薄发 (第2/3页)

瑜跟孙策的契合度了,要么怎么说人家俩连襟是知己呢!

    说到人才,孙权显得很激动:“对了!我老哥临终前便交代我要广泛任用贤能。他嘱咐我,内政问题依靠张昭先生,对外方面得全盘依靠您!”

    周瑜谦虚一笑:“哪里,这都是你哥抬举我了。张昭先生一贯是贤达的人才,他足以担当大任;我没啥大本事,生怕辜负了你老哥对我的交代——不如,我再推荐一个人给老板您吧!”(说的谦虚,其实是在为推荐人才做铺垫。)

    孙权一听,连忙追问是何人。周瑜这才不紧不慢地介绍:“这人叫鲁肃,表字子敬,是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他相貌魁梧,胸中满含兵家韬略(军事理论极高)。他爹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他跟老妈过,他也非常孝顺老妈。话说他家比较富有,而他本人也多次捧着家财来资助那些贫困的人(热衷于搞慈善)。”

    “我干居巢(今安徽居巢)县长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带几百人过临淮,手上缺乏粮食,听说鲁肃家里有两囷(储藏米粮的圆柱形容器)米,每囷装着三千斛粮,便跑过去求助。当时他跟我素不相识,但一听说我的来意后,立马指着其中一囷,将之送给了我们。——他就是这么慷慨!”

    “他平时喜欢搞击剑、骑马射猎这些运动,早先一直寓居在曲阿。后来他奶奶死了,他因为带着灵柩回去归葬,现在身在东城。……哦,对了,听说最近他一个朋友叫刘子扬,正好约他往巢湖去投靠郑宝,鲁肃本人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去。您得赶紧拿主意!”

    (按:郑宝,表字不详,扬州人,也是当时天下一个小势力的军阀。据说他为人骁勇果敢,才干和武备素养都比较出众。曾占据巢湖一带,名震扬州,最后被自己的部将所杀。史书中对他着墨颇少。)

    这么一番介绍后,孙权乐不可支,马上命令周瑜亲自代表他过去征聘鲁肃。

    周瑜奉命到东城,见过鲁肃,先扯了一些不相干的,然后重点向鲁肃述说新老板孙权对人才的渴慕之情,希望鲁肃能够动心。鲁肃听了不置可否,却故意提及刘子扬对他的建议,说自己打算在最近去巢湖去投奔郑宝。

    周瑜急了,马上引经据典,对鲁肃进行全方位洗脑:“您先别急着定下主意!我再说一句话:当年光武帝打天下的时候,伏波将军马援对他说过,‘现在这种乱世,不但只有老板选择员工,员工也可以主动选择老板(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现在我们孙老板对人才很是优待,他那种广泛招纳人才的信心,可谓世所罕有。依我看,你不必把刘子扬的话太当回事,还是跟我往东吴的好!”

    最终,在周瑜的劝说下,鲁肃决定了:不去郑宝那里,跟着周瑜一起来见孙权。到吴郡以后,孙权对鲁肃很是敬重,据说俩人一起谈论,一整天都不会觉得困乏。一天,官员们散了以后,孙权只单独留下鲁肃一起喝酒;当天晚上,俩人甚至睡在一张床榻上。(你可以说是作秀,但没有这招还真是不行。)

    到半夜的时候,孙权开始说正事了:“现在大汉的江山看起来不太稳当,各处的军阀纷纷起来割据混战了。就我而言,我从老爹、老哥手里继承下这点基业,心里当然渴慕建立像古代的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霸业——你有没有啥要交给我的?”

    半夜求计,让我们无形中便会联想到须菩提老祖在半夜三更给孙悟空传授神功的事情。见孙权发问了,鲁肃倾力回答,将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天下大势演变的想法全盘倒出:

    “您的想法不对!您也知道,当初汉高祖曾想忠心耿耿地辅佐义帝(后楚怀王),但是却没有做到,那是因为项羽那货把义帝给搞死了的缘故。现在曹*就正好可比当年的项羽,这样的形势,您还怎么能当齐桓、晋文,存希望于称霸诸侯,尊奉汉室呢!”

    “以我之见,汉朝天下决计不会再复兴(成与不成,待后来议),曹*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被干掉。您要做的,只有先稳占江东这块地盘,坐观天下变化,静候时机。”

    见孙权迟疑,鲁肃又补充道,“目前您该考虑的,便是趁着北方战乱,先往西搞掉江夏太守黄祖,然后再伺机弄倒刘表,把整个长江以南都打下来。——最后,您再找一个适当的时间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