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三 孙权的厚积薄发 (第1/3页)
兄终弟即,在孙策的一力安排下,江东方面的权力交接进行得十分稳妥,并未有任何可预料到的意外发生;也正因为如此,东吴人迅速有了新的老板(不至于因内乱遭到外敌觊觎),孙策当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打下来的锦绣河山也终于可以保住了。一切似乎都已有了方向,孙策本人也含笑而终。
其实,有时候,历史也颇为残酷无情:不管一个人生前有多么辉煌成功,不管那人的人生如何精彩无限、气吞万里如虎;一旦哪天死了,也顶多不过是黄土地上的一堆坟冢,历史尘埃中的一颗流沙。纵然有人刻意想去记得他,也纵然我们天天说着“某某某千古”之类的近似自我安慰的话,但历史终究是要向前发展的,去了,就很难再会回来。
所以,在这样的发展演进中,孙策时代的辉煌不久便为弟弟孙权的风发意气所取代;以至于在千年以后,我们每每提说起这一段三分天下的往事,首先想到的也是那位死后被谥为东吴大帝的孙权,而非区区“长沙桓王”头衔的孙策。
好了,一千年太久,还是说目前的事吧!——孙策永远地闭上眼睛之后,孙权也曾痛哭流涕、悲恸欲绝过的。当时,东吴元老张昭起身劝住他,“现在还不是您哭的时候!您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新老板,就应该一面吩咐治丧事宜,一面料理军国大事!”这句话说完,孙权才慢慢停了眼泪。
张昭也真不愧大佬元臣,干起事来颇为得体:他一面做主下令让孙权的叔叔孙静负责料理孙策的丧事,一面遵循“邦不可一日无主”的古训,扶着孙权走出堂外,接受文武官员的拜谒和祝贺。(这便是正式承认孙权一把手身份的标识。)
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位孙权老兄:孙权,表字仲谋,他长得比较特殊,历史上的记载是“方颐大口(鼻下腮颊比较宽,大嘴),碧眼紫髯(青蓝眼睛,紫红胡子)”,咋看咋有欧洲血统。
据说当初汉朝特使刘琬来吴地的时候,看过孙家兄弟,出去对人说:“我看孙氏这几个孩子,虽然每个都秀达有才气,但可惜都活不太长。只有那位老二孙权,长得比较超乎常人(欧洲血统),骨格气形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这是大富大贵的相貌啊!何况,他日后又会得到长寿,这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三岁看百年,这句话也便成了孙权日后显贵的初步定调和征兆。
过了几天,丧事还没处理完,孙权本人对一把手业务也还未完全熟稔的时候,来人报说周瑜从柴桑(今江西九江)回来了!孙权听说此讯,大喜异常:“他回来了,我就没有忧虑了!”
原来,周瑜一贯以来便奉命在柴桑坐镇。这次听说孙策中箭被伤,赶紧回来探望;可不想刚到吴郡,就已然传来了孙策去世的消息!这位孙策生前的知己、好友兼连襟顿时大哭不已,急忙连夜赶回来为他奔丧。——当下,周瑜恸哭着拜倒在孙策的灵柩前,满是伤感(感知己之遇,感君臣之义)。
一会儿,吴太夫人出来,面带哀戚,将孙策生前留下的遗嘱(其实就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话)转告给周瑜。周瑜一听孙策把这样重大的责任交付给他,顿时跪在地上陈诉:“怎能不让我赴汤蹈火,一直到我死呢!”
再过了一会儿,孙权也过来了。周瑜揩了揩眼泪,上前拜见了新老板。孙权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希望你别忘了我老哥对你的交代!”(他是有多不放心!)没奈何,周瑜再次跪拜发誓,“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您,哪怕肝脑涂地也无怨无悔。也只有这样,才能报答你老哥对我的知己之恩啊!”
孙权点头许可。接着,这位年轻的新老板又问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我继承我老哥的遗产,做江东地区的一把手。那么,我要靠啥才能把这么大地盘守住呢?”
周瑜回答:“很简单,靠人才!自古以来,得人便能昌盛,失才只能败亡。所谓‘百年大计,人才为本’,现在我们最需要做的,便是到处访求有大才学、大见识、高水准的人加入我们,作为辅助您的最有力力量,然后一切便简单了!
——人才为本固然没错,瞅准孙权一定能广泛任用贤能这点,其实也正好跟孙策之前的断言相吻合。现在你就不得不佩服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