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 处处枝节横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七 处处枝节横生 (第3/3页)

算再往别的地方去找。”张辽心存侥幸:“哦?是吗?既然找不到你大哥,那不妨再跟我回去丞相哪里咋样?”

    关羽大笑:“哪有这个道理!我是决计不会再回去的。这趟谢老兄你了。你回去在丞相那里还得替我多解释几句呢!”说完,关羽不再磨捱,跟张辽拱手表示告别。张辽理解他这位义薄云天的朋友此刻内心的焦虑,也顺从地跟他告别,带着夏侯惇一行原路返回了。——麻烦,消除了。

    可以看到,关羽的顺利离开,固然是因为曹*的放行条令所致,也更多的是朋友张辽的理解和暗中支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关羽、张辽本来素不相识,可在张辽落难的时候,关羽能挺身而出为他担保;后来倒了个个,关羽成了尴尬人,张辽又不遗余力地替他周旋,为他开脱。而两人还分属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

    什么是莫逆之交,这,也许才最符合真正的朋友定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

    继续说故事吧。话说关羽摆脱了夏侯惇的纠缠,跟张辽告辞后,一路疾奔赶上了二夫人的马车,这才放下心。他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给孙乾听,孙乾也感慨不已。

    一行人走了好几天,这天忽然遇上一阵滂沱大雨;因为在野外走路,无处躲避,所有人的衣服行装全部湿透了。不过,幸好前方山冈边上有一所庄院,应该可以借宿的。所有人胸中都燃起信念,“赶紧往那边去!”

    借宿的事情无比顺利。一行人到庄院门口,里面出来一位老头出来迎接;待说明来意,老头自报家门:“我叫郭常,几代人都住在这儿。您就是关公爷,久仰久仰!”

    老人十分热情,特意宰羊买酒招待各位,并请二位夫人进后堂歇息(古代礼教,男女不同席)。随后,郭常自己陪着关羽、孙乾一道在前面喝酒,关羽、孙乾也便一边烘烤湿透了的衣衫和行李,一边喂养马匹牲畜。

    到晚上快黄昏的时候,有一位少年,带着好些个人进了庄院,二话不说直接上了草堂。郭常叫他来拜见关羽,原来是他的儿子。关羽询问那少年干嘛去了,回答说是刚打完猎;少年依老爹话跟关羽见过礼后,便匆匆下堂去了。

    一直等他走后,郭常才流着眼泪对关羽倾诉:“唉!我老汉靠天吃饭(务农),只有这一个儿子。可谁想他居然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把打猎当成本事——这真是家门不幸!”

    这实在是个尴尬事。毕竟是人家家里的事,连关羽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也只能附和着叹息不已。可关羽没想到,一会儿还有更尴尬的事情在后头呢!

    一直到天晚更深了,郭常才告辞出房。关羽跟孙乾俩人正准备睡觉,谁想后院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有人叫,也有马嘶!关羽心里不安,赶紧叫唤其他人,可别人都睡着了;无奈,俩人只好亲自提着剑跑出去看。

    跑出去一看,乖乖,什么情况?只见白天见过的那位郭常的儿子躺着地上呻吟不停,自己手下的随从正跟这里的庄客厮打在一起,并且难分难解。关羽询问情由,随从们告知关羽,原来是郭常的儿子来偷赤兔马,却不料被马踢倒了;随从们跟庄客们的打斗,也恰恰是因为这纠纷而引起的!

    一听有人敢来偷他的马,关羽心里的火气立马发作了,他倒竖两眼,朝着那货大喊:“尼玛!我把你个鼠贼,脑白金吃多了吧,居然有胆量敢来偷我的马!活得不耐烦了?!!”

    没想到的是,关羽正准备收拾这厮,他老爹郭常突然跑出来跪在眼前为他求饶,其言悲,其意切。望着老人家可怜且无助的眼神,又因为老人也确实只有这货一个儿子,因此,关羽只能不作处理。他对老人发感慨说:“看来你这儿子果真不学好!难怪你刚才那么说,所谓知子莫如父,唉,您老也确实不容易!”

    说完,关羽只吩咐随从看好马匹,然后骂退了那些无理取闹的庄客,跟孙乾回草堂休息去了。(碰上这样的倒楣事,谁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郭常夫妇两人专门出来跪在堂下,再度替儿子表示抱歉。关羽表示有意劝他儿子走上正路,可惜那货在昨晚四更天的时候又跟几个狐朋狗友鬼混去了。(真正是烂泥扶不上墙!)随后,关羽、孙乾才拜别老人,侍奉两位嫂嫂上了马车,一行人又开始启程赶路了。

    概述这节的内容,真是让人无法提说。所谓处处枝节横生,是的,你看关羽这才刚砍死最后一位拦路虫秦琪,完成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佳话,又得知哥哥刘备复去汝南了;那就换条路继续朝南走吧,可又碰上夏侯惇这位不依不饶的主;待张辽前来好容易将他劝住,事情圆满解决了吧,最后又遇上郭常儿子偷马这桩尴尬事!

    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难道算是对关羽信念的继续考验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