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刘备的再度落难 (第2/3页)
好好干吧!”
于是,一切就都在计划中了。可惜,计划很不错,就怕老天有征兆!
话说曹*带人一路往小沛而来。正走呢,忽然一阵狂风,把一面牙旗旗杆给吹折了。曹*多疑,便吩咐士兵都停下,马上把参谋们召集来商量,这件事暗藏着什么征兆。荀彧貌似很在行:“吹的什么风,哪杆旗倒了,啥颜色?”
曹*回答:“风是从东南方向出来的,那就是东南风。至于旗子,吹折的那杆旗是青、红两种颜色的。”荀彧神秘地一笑:“好了,我知道了!今天晚上刘备一定会来偷袭我们的营寨。”曹*若有所悟,点了点头。(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们在故弄玄虚?还是这二者之间真的有某种特殊的关联性?我不明白。)
神奇的是,不止如此。在荀彧作出了预断之后,毛玠也跑进来向曹*报告:“刚才东南风吹断了一杆青红牙旗。您认为这件事意味着什么?”曹*把这个疑团又抛回给了毛玠本人:“你怎么看?”毛玠表态:“我认为,今天晚上肯定有人会来偷袭我们!”
英雄所见略同,曹*这下彻底相信了,“看来这是老天在给我暗示啊!马上做好防备工作!”——于是,曹*就把军队一分为九,只留下一队在前面虚扎营寨以为疑兵,其他的人全部八面埋伏!刘备的人要倒楣了。
当天夜里月色微亮,刘备这边什么征兆都没有。他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刘备带一队人在左边,张飞在右边,兵分两路出发;只留下孙乾守卫小沛。这样一来,人家做好了防备以逸待劳,刘备等人却自以为得计误入埋伏圈——那么,故事的最后结局就很明显了:
张飞丝毫不知情,还以为自己的算盘打准了;他带着轻骑兵冲进曹*的营盘,只见里面零零落落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人(废话,1:9那是多少点人!),接着就是四面火起,喊声一齐响了起来!“该死,中计了!”张飞暗暗骂道,赶紧带人往营盘外面跑。
可已经来不及了。等待他的,是张辽、许褚、于禁、李典、徐晃、乐进、夏侯惇、夏侯渊等八位曹家军将领分别从八个方向冲了过来!
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挡,还是没办法保全;更可恨的,刘备的所有军队都是当年从曹*那里扣留下来的曹家兵,本来就跟曹*关系亲,一看现在情况危急,全TM都投降过去了!——雪上加霜,“天要亡我”有木有!
张飞正砍人砍得狠,碰上徐晃赶来大杀了一阵,后面乐进又来了。八面埋伏、层层围困的情形真不是正常人能受得了的,张飞只好杀出条血路突围而出,回头一看,只有十几个人在跟着他了。
张飞的心糟透了。现在这情形,想回小沛去找老大刘备吧,去路已经被人掐断了;想去徐州、下邳吧,又怕被曹军给截住,白白牺牲了革命意志——没办法,张飞只好又一次发扬他落草为寇保存实力的精神,又上芒砀山去了。
张飞跑路了,我们再来看看刘备这边的情况。他带人从左边去偷袭曹*的营盘,谁料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喊声大震,后面冲出来一队人,首先就截去了刘备一半以上的人(军队不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关键时候就是不靠谱!)。刘备赶紧突围,夏侯渊又从后面追了上来。
等刘备回头一看,已经只有三十几个人在跟着自己了(比张飞能好点)。他倒是想跑回小沛,可已经看见小沛城里着火了(人为放火),显然小沛已经不保,只好作出放弃小沛的打算;准备往投徐州、下邳两地,可曹家兵又漫山遍野截住去路,这两个地方根本就冲不出去。加上刘备也没有落草为寇的经历和概念,所以他杯具了,直接无家可归无路可走了。
就这样无精打采地往前走,忽然,刘备想起来一句话:袁绍曾经说过,要是混不下去了,可以来找他。——现在真混不下去了,不妨去找他暂时落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