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 反曹集结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五 反曹集结号 (第3/3页)

”(神奇吧!言语刺激确实能够缓解病情!)

    曹洪回答:“听说是个叫神马陈琳的人写的。”曹*听了一笑:“文章写得好,要看武略怎么样。可惜这篇好文章写给袁绍这货做宣传,实在是糟蹋了文笔!”(曹*是有多鄙视袁绍!)随即传令召开应急会议,商量应对问题。

    此时,孔融听说了这件事,专门跑来见老曹,开口就是:“袁绍势力太大,您一定不能跟他对打,只能商量谈判!”(读书人本就迂腐,玩军事谋略根本就是外行,偏偏又犟。于是……)

    荀彧轻蔑地瞥了他一眼:“袁绍这种人屁用没有,干嘛要跟他谈判呢!”

    孔融振振有词:“袁绍军民强盛,手底下光参谋就有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等等;武将方面,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剩下的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也都是当世名将——你怎么能说他没用呢!”

    荀彧大笑:“我的孔大爷!你坐着,听我说:袁绍的军队虽然多,但法纪不严。田丰刚直,却屡屡顶撞上司;许攸贪婪,又治理无方;审配又笨又专横;逢纪老自以为是。这几位爷压根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到时候一定会自己先闹起来;至于颜良、文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仗就可以捉住他们。其他的人都废物,来一百万也没啥大不了的!”

    荀彧的话恰好戳中了这些人的要害,孔融顿时沉默不语。

    曹*的反应则是大笑:“你评判得的太对了!”随即作出出兵安排:令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带五万人,故意打着曹*的丞相旗号,去徐州打刘备(其实就是虚张声势,算佯攻);曹*本尊则亲率大军二十万人,往黎阳进发,去抗拒袁绍。

    刘岱这名听着挺熟?没错,他是以前的兖州刺史,当初反董卓联盟的时候也是一方军阀;后来曹*把兖州打下来了,他本人就投靠了曹老板。曹*给他封了个偏将,也算赏了他个饭碗。这次去打刘备,就派他跟王忠去了!

    对这两个人的能力,程昱有看法:“恐怕这两位老兄不太靠得住吧?”

    曹*回答:“唉,我也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刘备的菜,只是勉强让他们虚张声势罢了!”回头又吩咐两人:“不要轻易出动,等我打败袁绍,再整兵削刘备。”两人答应着去了。

    二人走后,曹*亲自带领部队进驻黎阳。袁、曹两军相隔八十里,互相都深挖洞,广积粮,谁也不肯出战,这样一直从八月耗到了十月。

    要是光这样也罢了,比谁的耐力强了!可是袁绍一方果然被荀彧给预料的准准的:许攸因为不乐意审配的领兵权,沮授又深恨袁绍不采纳他的意见,结果把这伙人凑一块儿老是合不来,大家伙全都不思进取;而袁绍本人也心怀疑惑,畏手畏脚不敢进兵——

    曹*一看对方这样,这鸟仗也实在没啥好打的,干脆吩咐以前吕布手下的降将臧霸把守青州、徐州(部分);于禁、李典驻兵在河上;剩下曹仁总督所有大军屯扎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境);自己本人则干脆带了一支军队撤了!

    于是,这一仗也就这么歇菜了,双方一直陈兵对峙,直到官渡之战爆发。袁绍本人以及他手下人的严重性格缺陷早已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命运走向。中国兵法讲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对袁绍一方的评估上,曹*一直心里有数,从上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到这次荀彧的挨个评价——这样一个领导加上这样一群员工,又怎么能不败呢!

    其实像荀彧的评价可能有点夸大和夸张,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缺点;可以负责任地说,田丰等人的缺陷并不足以影响全局,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就是领导本人的一举一动。干大事的领导,即便手底下的人互相看不上眼,也能够把一切都消弭于无形;团结就是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上构建成的。但是我们反观袁绍本人,好谋无断,志大才疏,外表勇武而内心胆怯,猜忌刻薄而缺少威信,人马虽多而调度无方,将领骄横而政令不一——可谓处处犯了一个领导者的大忌,这样的人,就算他手底下全是精英,也无法统筹好每个人之间和每个人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公司还是一盘散沙!

    一句话,袁绍不是一个好领导;他的失败人生由他自己负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