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孙策:哥真是个传说! (第3/3页)
当天听说了传说哥孙策前来扫荡的消息以后,严白虎马上行动,派他弟弟严舆出阵,两军就在封桥会逢。
——其实我不知道这封桥是不是今天苏州的枫桥(原名封桥,唐以后改名为枫桥)景区,但按照地理位置来界定的话又似乎是。如果是的话就太不可思议了,先不说张继那首《枫桥夜泊》给人塑造的千古意境,在那样一个水乡打仗,两军都围绕着一座窄小的石拱桥展开?在如画的江南水乡里一边欣赏着荡漾的水圈和美景,一边鼓角齐鸣跃马弯弓积极部署着战斗的紧张局势,耳畔还时不时会传来对面田间的一阵鸡叫,并由着河里撑着船的农家妹子唱着小调悠闲漫游?
算了吧,还是别扯这个了吧,汉朝那时候苏州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说正事——战斗马上开始了,严舆充分发扬人类的勇猛果敢精神,单刀跨马立在桥头。孙策那边有人报告后,传说哥立马就急不可耐准备出阵了。颇有政委派头的张纮劝谏他:“您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和大将。大将就应该站在大将的位置上,而不是带着突击队冲锋;请您摆正您的位置!”
孙策知道人家为他好:“我知道您是为我的安全考虑!但是连我传说哥,都不好好上阵杀敌的话,还指望谁替我卖命呢!”(说得倒是大义凛然的。《亮剑》里面李云龙被赵刚骂的时候咋就想不出这么好的理由?)说是这么说,人家来劝他一次也不容易,面子总还是要给的吧!孙策听劝,自己没有出去,而是改派韩当出马。
等韩当出去到桥上的时候,两个冒失鬼蒋钦和陈武早都摇着小船从河里杀过去了!这俩货真就像凶神恶煞下凡,凭两个人两张弓射到岸上所有人,并且飞身上岸,见到人就是一刀。韩当还不含糊,带着人乘胜前进,一直杀到阊门(这可是古苏州西门的专用称谓!看来前面那个枫桥确定是今天的枫桥无疑了。)下边,严舆的人抵挡不住,都纷纷躲到城里去了。孙策一看这样子,誓不罢休,水陆并进大军团团围住了吴城。严舆被吓怕了,一连三日,都没有个人敢出来迎战!
一看这样子,孙策喜欢城下劝降的心又痒痒了,便亲自带着人到阊门外面举着喇叭向城里喊话。但是,效果还是跟上次差不多,永远不会有几个识相的人——不过这回幸好不是冷箭,而只是一个偏将身份的人隔着城楼,一手按着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一手指着孙策他们破口大骂!面对这种极度没素质以及不识相行为,太史慈决定有必要采取一下措施了,他马上取来弓箭,悄悄给孙策说:“老大你别生气,看我一箭射这厮的左手!”话刚说完,弓箭应声而出,果然中的,把那货的左手硬是用箭给牢牢钉在了护梁上!城上城下人看见了,居然没一个人同情,全都为太史慈的高超箭术喝彩!还是严白虎亲自指使人把那货给救了下来。
经过这仗,严白虎一看传说哥孙策本来就不得了,况且他手底下又有太史慈这样的大神,信心大减,立马就动了和平投降的念头。果然,第二天,严舆就出城代表他老哥来找孙策商量和议的事了。有朋自远方来,孙策也不能不客气,便请他进入营房喝酒议事。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孙策眯着醉眼问严舆:“怎么样,你哥打算咋办?”严舆回答:“我哥认为您很牛掰,决定和您一起平分江东的土地。”这条件应该算好了吧,因为严白虎已经让步了;但是对孙策来说,这就是*裸的挑战和敷衍!他大怒起身:“神马?!就你哥那货色,居然还想着跟我平起平坐?!!——拉下去砍了!”
严舆一看不妙,本能地拔剑自卫;但是孙策眼快手更快,就在严舆拔剑的那一刻,迅速抽出自己的宝剑扔了过去,正好扎了个结实!倒楣的严舆就这样挂了,他的死,应该归他哥严白虎负责的,这是典型的“坑弟”现象!严舆死了之后,孙策就派人割下他的脑袋,并专门给城里送了进去,以达到从心理上迥吓严白虎的目的。现实也正好如此,不可一世的严白虎看到弟弟的脑壳,立马就真的怂了,果断作出决策——放弃吴城,跑路要紧!
严白虎一跑,孙策乘胜追击,并且这时候黄盖和太史慈俩人也都趁机抢下了嘉兴和乌程,严白虎制下的好多地方已经反水,决胜的筹码彻底不在所谓“东吴德王”严白虎这边了!落魄的严白虎没地方去,只好一边往余杭(今浙江杭州)跑路一边抢劫,却不料被当地的土著青年凌*带领乡亲们给打了个措手不及(看来严白虎这厮在当地的人品还不是一般的差!),只好改道往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而逃。立了大功的凌*父子顺应天意人心前来投奔孙策,孙策便给了凌*一个“从征校尉”的职衔,让他跟着一块儿渡江杀敌。跑路过程中,严白虎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把剩下的士兵包括当地土匪地痞啊啥的,全都分布在西津渡口(今江苏镇江西津渡景区)准备负隅顽抗,但还是被赶来的程普给打败了,只好连夜灰溜溜跑到会稽去了。
到这儿,不但打刘繇遗留下的薛礼、太史慈的问题被无往不胜的孙策成功搞定了,连一直盘踞在江南一带作威作福的地头蛇严白虎也被他撵得团团转,吴郡等地彻底落入了孙策的手中,江东一带一并成了这位年轻的传说哥藉以恢复和扩大他孙家老店的最坚实根据地!我想,此时孙策应该是高兴的吧,都说孙郎是传说,哥真的就是那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