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95.斯塔克的成果(下) (第2/3页)
即便是肉食性的,也不会给人类造成多大的威胁。但成年后体型在两米以上的恐龙,选择时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安全起见,我打算先搞几种没有攻击性的草食龙出来试试。”
“备选名单里一共有三种恐龙,分别是肿头龙、副栉龙和星尾兽。本来还想再加个三角龙的,后来想了想,那家伙成年后的体型还是稍微大了点儿,我就把它放弃掉了。”
都是吃素的,而且体型都不是很大……想了想,石小磊觉得好友的选择很稳妥,并没有什么可以找茬挑刺的地方。
他有些意外的是,斯塔克最终选择了肿头龙,而不是副栉龙。
“因为肿头龙的战斗能力要比那两种好一点儿。”面对石小磊的询问,斯塔克给出了解释:“光有草食龙,没有猎食性的肉食龙,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从这方面考虑,以后迟早要复制一些具有攻击性的肉食龙出来,比如迅猛龙,或者体型再大一些的牛龙。”
“复制一头恐龙,怎么才算成功?不是说它离开培养槽后能喘气能走动就够了,而是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估。草食龙的话,相对简单一些,而换成肉食龙,‘能否凭借自身的能力猎杀草食龙’是一条绝对不能忽视的指标。”
“霸王龙、异特龙就不用说了,体型较大的牛龙和斑龙,也不是最佳选择。安全起见,复制猎食性食肉龙的第一步,我打算从迅猛龙下手。”
“那么,给迅猛龙准备什么样的对手,才能最有效的检验出它们的能力呢?我把副栉龙、星尾兽还有肿头龙这三种恐龙的数据分析了一遍。结论是肿头龙的分数最高……相比于受到攻击后只会逃跑的副栉龙,和只会把自己缩成一团,用厚实的甲壳来抵御攻击的星尾兽,很显然,还是肿头龙受到攻击后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一些。”
“简单来说,不像副栉龙和星尾兽那样被动,在被迅猛龙攻击时,肿头龙有可能会发起反击。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两者之间的对抗,收集到更多的影像和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