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决战祁连,两军对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决战祁连,两军对垒 (第2/3页)

,其实步兵所能发挥的实力并不占优。

    而骑兵的优势将会被无限放大,这里的地形非常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

    只可惜,自己也不是莽夫,之所以选在平原会战,也是不想疲于奔命。

    这里虽然有利于骑兵作战,可无形之中也让骑兵的机动游击战术失灵。

    若不让月氏人觉得占了便宜,他们岂会全部出动,给自己一战重创他们的时机?

    这千里沃野,水草肥美,乃天赐畜牧之地,占据了月氏人半数牧场。

    王贲总算明白陛下为何对此地垂涎三尺,这简直就是培养战马的天然牧场,不下于河套大草原的价值。

    若大秦再拿下陇西走廊千里平原,用不了多少年,帝国的骑军将会空前膨胀,北疆游牧部族的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

    月氏人也绝不会坐视自己这二十万人,在自己的大本营,肆无忌惮搞破坏。

    所以这一战,月氏人也绝不会轻易逃走。

    数十名传令官骏马奔腾,四散而去,开始传达将令。

    随着将令传达,二十万大军便训练有素,犹如千锤百炼一般,迅速组成了一个又一个方阵。

    每万人方阵有三千弓弩手,其中一千弓箭手,一千轻型臂张弓弩手,五百中型蹶张弓弩手,三百重型腰引弓弩手,二百马牵巨型弓弩手。

    〔弓为二石,射程六十到百步左右。轻型弩三石,射程一百五十步左右。中型弩五石,射程二百步左右。重型弩七石,射程三百步左右。巨型弩十石,射程五百步左右。〕

    前锋横三排皆为弓弩手,他门身后背着箭囊,身穿皮甲,神色肃然,毫无惧意。

    帝国征战四方,他们都会是第一个出手,在敌人来临之前,会给敌人造成沉痛打击与心灵威慑。

    三排弓弩手,每次一排齐射,二排引弦代发,三排待命,可以保证箭阵发射不间断,形成铺天盖地的箭矢。

    弓弩在前,锬戈为后。他们就是大军第一道防线。

    锬戈后方,则是百乘战车,每辆青铜战车上都有三名僵尸,分别为驭车手,执戟士〔亦或戈,矛,锬长兵器〕,和一名弓弩手。

    他们手中的弩与其它弩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小巧连发弓弩。

    战阵后方,则为长矛手,七米长矛,宛如利刺,是每个战阵之中的中流砥柱,必让来犯之地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