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国战资料片之南京保卫战的开启 (第2/3页)
后晋朝被北方少数民族所灭,司马氏统治者东迁到了南京(建康),成立了南方小朝廷;随后的南朝:宋、齐、梁、陈都在南京建都,都是小朝廷,势力不及北朝,最后陈朝被隋朝所灭;后来五代十国的南唐国也在此建都,也不足30年便被宋朝所灭;再后就是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来由于靖难之役,明朝迁都北京;南明王朝的弘光政权(朱由松)曾经想在南京与清朝作最后的抵抗,但也没能长久;最后是蒋家王朝在这里建都,由于不得人心也被推翻。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全国的形式来看,北有大江之隔(长江),周围有山丘相卫,包括大别山、武夷山、黄山等,还有小型山丘。本身优势是南京城城墙高厚,易守难攻。江北之地多是平原,上有徐州之固,下有江南苏州、无锡、常州,远至上海、浙江、安徽都是米粮钱帛之地。在西边,当守住安徽(特别是六安、安庆、合肥、芜湖、滁州等地),扼住河口、山岭之地,北边有徐州重镇,而西南之地,江西(易守难攻,甚可独成一国)、福建之地为北上之地重要至极,东边为海,那么足可以称霸一方。在中华民国期间,长江以南本身是根据地,只要收好即可。那么为什么还是要说“南京不是久居之地”呢?
南京——作为一个基础的“暂时的根据地”则可,要统领全国,则断不可为!秦淮烟花之地,苏州水乡女子是漂亮,人之心性本是如此。不然洪天王哪来这么多妃子要用数字去编号呢?朱棣不定都南京,一方面是由于势力不在南方,一方面更是由于地理限制,因为人事可以培养,地理则不行(人定胜天,别骗自己了,鼓励尚可)。
一旦打开一个关口,就可长驱直入!在西南,特别是湖南、湖北(三国时期荆州重地),要是攻打南京,必定兵分两路,一路从安徽走,一路从江西、福建攻打浙江,而夹击南京。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他们就这么干,左宗棠打倒福建(龙岩地带),控制福建,李鸿章由湖南沿着长江之下控制上海,本身南京北边江苏都在满清控制之下!可以说对“天京”就是合围,外面打不进,成为“瓮中之鳖”!
李秀成在其被曾国藩拿获后写的五万言《李秀成自诉》里提及:其曾劝天王离开天京,称天京不可守,正是此意。到了围到南京各个城门,一久,岂有不下之理?(扯远了.....)
由于上海的失陷,南京已经一改曾经的繁华。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此死寂,没有任何鲜活的迹象。
从上海撤往南京的部队一波接一波的开进南京城。在南京人民的心中,这十几万的部队给了他们一丝安慰。
首都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在城墙上盯着城中看了半天,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