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第3/3页)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劝善的行为:如果我们自己未曾经历过他人的痛苦,就不要轻易要求他人以“善”应对。真正的善良不是要求他人如何做,而是尊重他人的感受,并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支持。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善良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义务。”我们可以鼓励他人向善,但不能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标准。

    劝人放下也是如此。

    你特么又没死全家,你让人放下……说的轻飘飘的。

    这就是一种傲慢!

    因为你把别人的家人不当一回事。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来自心灵鸡汤的精神安慰,还是具有某些促进作用的,如果化为鸡血,更是有了对世界较为乐观积极用途。但是动辄就灌鸡汤,这会让人有点喝着喝着就厌烦了的感觉。请听这样的鸡汤,“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心志!请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请感谢欺骗你的人呢,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请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请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鸡汤灌得太多,会让人迷糊,甚至消化不良。鸡汤永远是给别人的。生活中发生的悲欢那只是别人的故事,自己身上的才是事故。

    有些事,是别人的故事。而对于自身发生的,没有谁可以轻松地度过,没痛苦的蜕变后,就不会有风暴之后的平静。

    有些人你不计较,如果你的大度没有底线,他还真蹬鼻子上脸。有的人变本加厉,只因你好欺负。有些人,如果一昧忍让,只会助长他的嚣张气焰。感同身受只是一句安慰别人的话。因为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劝人家大度。扎在身上的刺,你可以帮助拔下来,但是,不要落井下石,安慰没错,需要适度。你不是他,他的事情你无法参与,他的伤也只有自己抚平。生活中就是那样,听了别人三言两语,自己就哲人上身了。不了解内情还是少评论,不多嘴。有些外伤可以愈合,有些内伤侵入血液,一辈子都抹不去了。

    所以希芙也没打算安慰。

    最后格尔还是自己停下了。

    然后他看向了永恒的雕像。

    “你到底想要什么?就为了让我再经历一次那种无能为力的痛苦?为什么你们神灵都这么恶毒?”

    永恒的雕像依然静静伫立。

    但奇怪的是,希芙和格尔都能明白,永恒在对他们说话。

    永恒能说话是理所当然的,他会这个宇宙所有的语言,哪怕最小的微生物之间的交流,和最复杂的语言体系,他都会,不管是存在于过去,还是没有出现的未来中的语言,永恒也会。

    但他不太能和人直接交流。

    因为那玩意就不叫交流了,叫做碾压。

    他的话语,可以让一个生物直接从物理层面直接化为齑粉。

    嗯……这形容好像有点克苏鲁神话中的盲目痴愚之神阿撒托斯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两者在设定上的确很像。

    总之,作为宇宙的终极神灵,他的位格过于的高了,以至于,他们直接和生命进行交流变得非常非常危险。

    但这并不妨碍永恒把自己想法传达出去……这一点比阿撒托斯要强。

    永恒解答了疑惑。

    他并不恶毒……但他的确会注意宇宙每一位生灵的一切。

    这是他的本能,他代表宇宙的一切,不管是格尔,还是任何一个人,他们本身就是永恒的一部分,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也同样是永恒的一部分。

    当然,他也的确喜欢观察这些生灵的一切。

    但他却从不干涉生灵的一切,生命的出生到死亡,永恒只会静静地看着,不会插手。

    当然,也会有例外。

    比如找到他的人,可以向他提出一个愿望。

    他之所以‘播放’格尔的一生,更加不是故意羞辱格尔,而是让格尔看清楚自己,让他能够不受任何影响的,以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愿望是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