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三百零九章:求保底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千三百零九章:求保底月票!!!! (第3/3页)

只要这世界资源是有限的,那就必然会有竞争与争夺,必然会有结盟与冲突,势力的划分与边界随之而来。即使不再叫”国家“,而是换另外一个名词,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我们看到的国界,仅仅是地理上的国界,是方便地球仪生产罢了。在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的今天,真正的势力划分会显得错综复杂。举个例子,索尼是日本公司,它的最大控股方是三井财团,剩下的股份大多被美国财团与基金拥有。虽然三井财团的注册地也是日本,然而里面的股份却有一部分被美国财团占有,而这部分的股份,加上直接对索尼公司占有的股份,却超过了真正被日资控股的部分。那么,索尼到底是日本公司还是美国公司?再进一步想,如果资本市场上,日本的资产被美资大部分占有,同时军权又是属于美方的,那么,日本到底算不算一个国家,还是仅仅是一个殖民地?

    从前面几条可以看出,一个在位的领导,必然知道所有的决策或动员,都要在不违背背后家族与势力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必须要有至少一个或几个以上的受益方,否则将寸步难行——这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必须要知道的现实。

    所以,所有看上去正义的、对国家或世界人民有利的政治家的政治动员,真要深挖的话必然找到与某个组织或团体的PY交易,于是这个政治家会被打上”挂羊头卖狗肉“、”居心不良“、”虚伪与唯利是图“的标签,这几乎是大部分政治家的命运,但其实从他们的角度看,是一件蛮冤的事情,因为正如上面所说,如果没有受益方,他将寸步难行。

    所以,国际上的事情,大到大小毛冲突、小到瑞士环保少女的环保运动,都是背后多方合力的结果,而之所以能合力,必然是因为有利可图。其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纯粹出于信仰与责任感,所以我们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要犯二极管思维。

    扯远了,回到最初的话题,权力源于秩序,人类对秩序的渴望,其实亦是对混乱与未知的恐惧——这就是为什么说弱者追求稳定,而强者则拥抱风险。秩序其实是博弈均衡下的产物,其实它非常脆弱,决定这社会的最终还是靠人。

    海姆达尔现在拖着,看似是在包庇,其实是在让事情不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做一个好假设。

    假如,他们现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彩虹桥抓到希芙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一场恶战免不了。

    希芙不好说。

    但格尔一定会激烈反抗……格尔刚刚可是杀了阿斯加德那么多人,这不是一个乖宝宝。

    至少在阿斯加德人的视角里格尔就是穷凶极恶的暴徒。

    一旦死人,事情的严重性立刻会再次抬升一个档次。

    不管到时候,希芙杀没杀人,她也一样是杀人凶手!

    那么,希芙面临的后果……甚至可能是死刑!

    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有人说,不对啊!

    奥丁对待海拉不就没下杀手?海拉杀的人还少了?他不一样只是把海拉封印。

    首先这里我们要确定一件事。

    那就是奥丁为什么没杀海拉。

    或许这其中有奥丁顾忌父女之情的意思。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件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海拉是死神!

    只要阿斯加德不灭,海拉就不会真的死亡!

    她可以穿越死亡的界限!

    这是她的神格赋予她的能力,也是阿斯加德赋予她的能力。

    所以奥丁不是不舍得杀,而压根杀不了!

    所以海拉被丢进了赫尔海姆,那个永远孤寂,永远冰冷的世界。

    老实说,把一个人关在一个只有死亡和永恒孤独的地方,真不比死亡仁慈。

    甚至对海拉来说,彻底的死亡或许是一个仁慈的结局。

    所以不是奥丁以自己的权威赦免了海拉的死刑……而是死刑无用!

    杀不了她!

    但死刑对希芙有用!

    死了就真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