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 (第2/3页)

一个共性:擅长权谋,即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以及国家的肱骨大臣也毫不手下留情,可面对老百姓时却广施仁政、爱民如子,都在历史上留下了盛名。不过,关于他们的负面消息也有不少,诸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晚年大兴土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宋太祖“陈桥驿兵变”、成吉思汗一路向西征服欧洲却也屠城无数,使无数净土变成了焦土。不得不说,他们是好皇帝,可也都有着广为人知的污点。可有这样一位君王,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好的评价,提起他,世人都知道他“仁主”的一面,可他的另一重身份,也就是“暴君”的那一面,却鲜为人知。如果论权谋、论手段,在中国古代的皇帝里汉文帝可以说是无出其右,少有能与之比肩。

    汉文帝是刘邦与母亲薄姫的孩子,按他母亲的地位来说,他最多只能当一个藩王。的确,他生下来的时候,就注定了不能当上太子,从小也没有受到父亲刘邦的宠爱。在他长大之后,父亲更是直接将他发配到边疆,为汉守边。不过,或许也正应了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戍边的苦寒日子里,他思考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上天也眷顾他,最终他当上了皇帝。刘邦算仁慈的了,在刘邦死后,吕后上任的日子里,一边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一边铲除异己,把非她亲生的皇子要么给杀害了要么发配到边疆,达到了自己专政集权的目的。在此期间,吕后还让汉文帝到内地做藩王,汉文帝禁受住了诱惑直接拒绝了。汉文帝明白,内地的条件虽然要好得多,斗争关系却要复杂很多,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死于吕后的破坏,所以他选择了继续守在边疆并以为大汉戍边的理由回绝了吕后。

    公元前180年9月10日,吕后刚刚薨世,大汉三股政治力量,外戚,军勋元老集团和诸侯王集团发生火拼,结果就是,以军勋元老太尉周勃和宗室朱虚侯功刘章为首集团达成协议,两大集团突然发力诛灭外戚吕氏一族,吕后集团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诛灭吕氏后,两大集团自然就要开“分赃大会”。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怎么处理现在的少帝刘弘,刘弘自然不能继续为帝,宗室里诸侯王何人为帝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个皇帝必须听话,帝后一系不能过于强势,军勋元老集团是绝对不能再接受再出现一个吕后。逼少帝退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周勃那句话:“少帝及济川、淮阳、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太后以计诈名它人子,杀其母,养之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用强吕氏,今已灭诸吕,少帝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侯贤者立之。”后少帝到底是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大伙其实都心知肚明。这真是大白天说瞎话不带眨眼的,后少帝和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以及恒山王刘朝等四个人都不是皇子,不合法。但没有办法,现在让少帝继续在位,军勋元老集团和诸侯王集团没有一个可以安心的,少帝的结局就是必然的,从周勃这一番讲话也可以分析出,作为军勋元老集团的首席大佬,他自然是政变后朝中头号主事者。有人分析称,周勃杀后少帝或者其他惠帝儿子长大后要替吕后一族报仇。但此事并不经得起推敲,因为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孩,远比后来20多岁的汉文帝好控制。毕竟小孩无论是城府、能力、号召力等各方面都无法对权臣们构成威胁,现在后少帝已经是标准的孤家寡人。继续让吕后所立的小孩子当皇帝,少帝在位对军勋集团的危险性并不大。

    可见周勃为首的军勋集团所说的理由并不成立,周勃也并没有说实话,实际上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把吕氏一族彻底,完全,干净地铲除干净。而作为吕后一体的少帝自然不能留。少帝既然被废,从刘氏诸侯王中选择皇帝就成为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