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千二百八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千二百八十章 (第2/3页)

文帝刘恒。

    网上有人说王娡也是寡妇,其实并非如此,王娡只是再嫁妇人而已。王娡乃西汉初期燕王臧荼之后,家门中落后其母臧儿先后嫁给平民王仲和田氏,王娡长大后先被嫁给了普通农家金王孙为妻,后因姚翁为其相面,称其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于是又托人将其送入太子宫中,博取了时为太子的刘启宠爱,后为其生下汉武帝刘彻。

    王氏祖先在汉高祖时因战功获封关内侯,爵位传至王氏父亲王奉光。王奉光少年时,极度喜欢斗鸡,从而得以与流落民间的汉宣帝刘询相识。王氏十几岁时,也曾许配给几个人家,结果每次出嫁时,男方都突然去世,结果一直也没有嫁出去。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将王氏纳入宫中。

    王政君先是在十几岁时被许配他人,然而成婚前男方去世,后又被东平王纳为妾,结果还没等入门东平王也死了。其父王禁觉得奇怪,便找人为女儿占卜,言其贵不可言。于是,王禁便让女儿学习各种才艺,在十八岁时将其献入宫中,后成为太子刘奭的太子妃。

    如上,虽说仅有四位皇帝娶过已婚妇女或者寡妇,但这个比例在古代王朝中已经并不算低。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在南宋理学大行其道之前,对于女性贞洁看的并不算太重,当时婚配尚且较为开放,女子再嫁现象并不少见。至于寡妇,西汉时期寡妇并无守寡一说,且克夫之说在当时也并未流行,丈夫死后再嫁乃是常态,而皇室对此也并不太忌讳。其实不止是皇室,西汉大臣也往往如此,例如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他的妻子便是个连续死了五任丈夫的女子。综上,要说西汉皇帝对已婚妇女或者寡妇“情有独钟”,其实也并非如此。只是当时社会风气相对开化,对女子的贞洁并无太过严重的限制,这才导致了此种现象的出现。包括东汉末年的曹操、刘备等人,不也都娶过寡妇为妻吗?

    甚至到了宋朝,一样有再嫁妇人当上太后的情况。

    那就是宋朝最强势的女主——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刘娥!

    刘娥出身寒微,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四岁时入韩王府,后被迫离开,寄居韩王府给事张耆家中。至道三年(997年)宋真宗即位后,进入宫廷,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正月封为美人。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死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进封为修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进封德妃,十二月册立为后。刘娥机敏聪慧、通晓史书,颇具政治才干,为真宗所倚重。天禧四年(1020年)真宗病重,朝政多由刘娥裁决。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崩,享年六十四岁,谥曰章献明肃。刘娥终结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存在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娥以东汉贤后马邓为榜样,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治国有方,但也眷恋权位。其长期隐瞒宋仁宗的身世,派仁宗生母李宸妃为真宗守灵,以隔绝仁宗母子,直到刘娥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真相。戏曲《狸猫换太子》即取材于这段历史。

    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