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重金求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重金求子 (第2/3页)

「算了,前面的话当我没说,你那边更要紧。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背后有懂法的老爹,再找他谈一谈,尽量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麻烦。」

    「如果还谈不拢呢?」

    「把尘肺病请走,换一个癌症晚期,剩下的交给法律。」

    既然柳昕不方便,南易只好作罢,拿起虎崽带回来的纸看了起来。

    今年,国企迎来上市潮,不少国企内部职工股上市流通,价格翻上几倍十几二十倍的都有。

    上市潮的形成缘起于92年的认购证,当时爆发的认购证抢购热潮让决策层突然发现,股市可能是拯救国企的最佳手段。经济学家纷纷献策指出「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是搞活和增强国企实力的战略选择」。

    此后,证监会建立,两个证交所也把股票发行权上交。

    从此,上市机制就变了,变成了指标配额制,决策层决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系统分配到各部委,按地域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而各省、市、自治区及各部门拿到上市指标后,还要按自身系统进行分配。

    毫无疑问,这些指标最终绝大多数分配给了国企,民企也有,都是具备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的,比如万向和吴家寨。

    就这样,上市指标成为地方

    政府救活国有企业的最后一把米。在上市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及银行对企业的拨款或贷款,先变成债权,接着又变成股权,然后通过股票发行一股脑地卖给股民。

    这种做法,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让陷入绝境的国企获得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居民储蓄增长过快的难题。

    正因为这种机制的出现,股民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将要上市的股票,而有点路子的可以「查阅」。显然,南易就属于有路子的,所以,他这会在看今年七月到明年上半年的上市企业名单以及明年下半年的预测名单。

    南易亲自下场玩过内部职工股,对它的认识不浅,他当时发行鸿图地产内部职工股的时候,正处于职工股的混乱时期,无须通过中间交易机构,直接就面向股民发行。

    从1993年开始,各地陆续成立了28家证券交易中心,主要从事数千家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股的柜台交易和过户转让。

    从1994家开始,由于柜台交易受到限制,又陆续成立了从事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股经批准可以挂牌转让的产权交易中心,为内部职工股提供了自由转让的平台,而挂牌转让也使内部职工股大量的流到了社会上,转为实际上的社会个人股。

    原本产权交易中心交易的其实是早就流向社会的内部职工股,而不是真正内部职工持有的内部职工股,只不过当年一开始,内部职工股的发行范围就已经越界,其中又存在超比例发行(刚开始额度不能超过20%,后改成2.5%),以及把部分法人股拆散卖给个人的情况。

    超发的最终全都认了,而法人股也有小部分企业在上级的指导下转成了内部职工股,大部分的却没有处理,虽还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从体制上就可以推测出来,法人股几无可能通过正规渠道转让流通,也不可能登陆二级市场。

    【鉴于大环境如此,

    除了内部职工股,还有另一种职工股,名为公司职工股,其字面定义是IPO后,企业按占流通股本10%的比例向职工配售,职工按发行价格所认购的股份。

    实际上,公司职工股可以称为画饼股,它的手续可能是在IPO后办的,但是却早已经「画」出去,可能是画在产品滞销、半年没发工资之时,也可能是画在IPO的前夜。

    所以不管是在手里放了许久没有产生效益的内部职工股,还是被画得比较早的公司职工股,对于见识有一定局限、手又有点紧且自家知道自家事的内部职工而言,尽快把手里的股票卖出去,不去做上市之后翻好几倍的梦,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通常公司职工股可以在新股上市半年后安排上市流通,内部职工股等待的时间要更长一点,也许一年,也许两三年,也许等不到上市流通的那一天,有的企业或许会按照1.5倍的价格回购,有的可能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职工股,都有砸在手里的可能,其中就充满着赌性。

    南易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待上市企业名单里,找出可赌性比较强的企业,然后从一级半市场或者直接从内部职工手里收购他们的股票。

    筛选了好一会,南易圈出格力集团旗下的格力电器、蓝田股份、祥龙电业、东阿阿胶等几个企业的名字,筛选的条件倒不是取决于他对某家企业耳熟能详,企业一直能活到二十几年后,而是观其能否匹配证监会刚发布不久的规定——上市公司须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方可享有配股权。

    南易要分析的就是某一家企业是否已经具备完成规定的「客观条件」,或者不缺乏努力的动力与狠心,上市企业只要财报漂亮,在一段时间内,股价不会

    太差。

    配股权究竟是何种权利无需多言,反正对企业的厂办领导班子而言是能带去实在个人利益的好权利,他们对此会虎视眈眈,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要求。

    至于办法有不少,一是虚增出一笔利润,白交33%的所得税,七算八算之下,净利润堪堪满足10%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少了不行,完不成指标,多了也不行,太引人注目。

    二是左手卖右手,把自己的产品加价卖给自己,也可以提高收益率。

    三是剥离和注入,这种方式适合上面有母公司的,把亏损资产剥离给母公司,然后或「或者」母公司注入一笔优良资产。

    国企之间划转不会比银行转账麻烦,只要母公司或地方国资委发一道文件,就可以灵活地在各国企之间随意划转。

    南易肚子里还能想到四五六七八,所以他不用太麻烦地去分析一家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只需要竖起耳朵听听对方会不会唱《勇气》,敢不敢面对怪兽六眼飞鱼。

    当然,如果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不错,那就更好了。

    对着圈出来的名单,南易斟酌了好一会后,把虎崽三人叫到身前,向三人阐述一下他即将对职工股的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