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五十三章、扬清厉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五十三章、扬清厉俗 (第3/3页)

邻居的注意,对孩子也下了毒手。”

    “案子破了吗?”南易问道。

    马清扬摇头,“还没有抓到凶手。”

    陈风:“我说清扬,案子还没破呢,你怎么对犯案过程这么清楚?”

    “我就是道听途说,可能过程不太一样。”

    “现在的风气就是一切向钱看,有的人能吃苦,能沉下心来一点一点打拼,有的人吃不了苦,要么就是没耐心,不想一点一点地去赚,只想痛快地花钱,这自然就走了邪路。

    去年我一个熟人,差不多也是这个季节,从机场开车回家,路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人杀害了,一辆皇冠车,车上还有大笔现金都消失不见,尸体是在一个水沟里被人发现的。

    他不是第一个被杀害的,就在同一片,差不多的手法,前后加起来死了十六七个,案子到现在还没破呢。”

    耳东电子的业务经理张东伟死后一段时间,随着信息的增多,让南易想起了上辈子一部记忆有点模糊的电影。

    一部比较特殊的“中插”电影,而他当时进录像室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没看到开头,片名不知道,而且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女演员身上。

    依稀只记得剧情应该是一帮人数比较多的男女团伙,女的负责去公路上拦车,上车之后对司机进行色诱,让司机走她们想走的路线,或者引诱到某个房间里,然后团伙里男的对司机进行抢劫并杀害。

    当时在录像室,南易好像在密集的吞咽口水声中听到过“魔女”、“粤省那边的案子改编的”,类似这样的话,这和他当时刚听到张东伟的事情时的推断有点接近。

    南易后来再回想起来,他之所以有这个推断,可能和脑子里模糊的电影剧情记忆不无关系。

    就在上个月,南易联系了陈于修,想着给警方一点灵感提示,不过没等他开口,陈于修先一步告知警方已经有了重大发现,案子应该快侦破了。

    陈风喝了一口酒,义愤填膺地说道:“十年过去了,我看应该再来次严打,好好收拾一下那帮不守规矩的。”

    “严不严打,上头自然会有安排,我们就别妄议了。”南易回了一句,用筷子从醋鱼身上划拉出一块鱼肉,剃掉刺,夹到南若瑾的碗里。

    马清扬看了看南若瑾明显混血的脸庞,忽然说道:“南易,你出过国吧?”

    “我和老南就是在纽约认识的。”陈风说道。

    “我们学校有个外籍教师是西雅图人,前不久他回了一趟美国,回来后跟我说美国在搞信息高速公路,说是Internet能把整个美国都串联起来,只要一敲键盘,什么东西都能在电脑上找到。我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将来可能会改变世界。”

    “不用将来了,现在已经在改变世界,1984年,国外就有了BBS的网站FidoNet,1991年,一个台塆人把FidoNet引入了国内,在京城搭建了第一个站长城站,现在又多了几个站,什么轻松快车、西点,还有一个EasyBoy,就是我搭建的。”南易看向马清扬问道:“知道BBS是什么意思吗?”

    马清扬:“不知道。”

    “就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电子公告牌系统,也可以理解为电子公告板,在电脑上显示的公告板,通俗点说就是把对话放到Internet上面。

    你问我吃了吗,我回答你吃了,再反问你吃了没有,你还没回答,疯子跳出来说他没吃,理论上就是相隔千里的一帮人可以凑在BBS上讨论吃了没有。”

    南易略显无聊的解释,却让马清扬的双眼一亮,“这么说,也可以把广告放在BBS上,全世界的人都能看见?”

    南易呵呵一笑,“理论上可以,实际上现在还达不到。”

    “什么时候能达到?”马清扬急切地问道。

    “不好说,快则一两年,慢则三四年,技术上已经能够做到,只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南易接着把服务器和联网的概念向马清扬解释了一下。

    马清扬听了,紧接着又问了南易几个问题,南易一一回答,满足了马清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酒足饭饱后,几人分开,南易和南若瑾回了国宾馆,先陪南若瑾闹了一会,南易又拿出一张杭市地图,结合记忆和这几天的实地考察,在上面画起了圈圈叉叉。

    已经存在的杭市大厦、解百、百大、天工艺苑、供销大厦、国大百货、景福百货、工联商厦、华侨商厦、新天龙商厦等商场被标注出来,还没有出现的银泰、印象城、万象、龙湖等也被标注出来,还有一些再过几年会出现的写字楼也被标注出来。

    标注好之后,南易从结果反推原因,推敲每一栋建筑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位置”,从中试图捋出杭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脉络。

    不管是托塔建筑、春申建筑还是南陈建筑,南易在最早规划的时候就没想过让任何一个在全国铺开,他只想着在几个最好的点发展,对二级及以下城市根本不感兴趣。

    杭市就是春申建筑下一步要进入的地区,触须再往周边的甬城、绍暨延伸一下,基本上,春申建筑就在这块区域里发展,不会再把脚步迈出去。

    推敲了一阵,南易打开笔记本,很快写了一份杭市攻略的建议书,是的,只是建议,虽然心里有一份脉络图,可南易自认不懂地产,比起浸淫其中十来年的黄榭,他还是把自己定位成幕僚的角色比较好,献计献策,不要瞎指挥。

    哪里没有地头蛇,哪里又不需要利益协调分配,想把好地块都扒拉到自己怀里,那只能自取灭亡,不亲临一线,根本无法真实地体会到其中的刀光剑影。

    一句“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你一定要做到”的强硬吩咐口吻,可能会让小目标一个个实现,但同时也会埋下隐患,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爆。

    对三家地产公司,南易的管理从来都是偏软的,不希望它们横冲直撞,他不时地会换位思考,站在上头、有力人士、地方政府、同行、老百姓的角度审视三家的发展,争取不越雷池,争取从纷乱的利益方中寻到一个平衡点,争取每一步取舍都踩在正确的点上。

    翌日。

    南易带着南若瑾在西湖边上锻炼过后,又带着她漫步于浙省最好的大学“三墩职校”的玉泉校区,四处留影,不疾不徐,中午就在校内的留学生食堂吃饭。

    留学生食堂除了招待师生,也招待外来人,因为菜价实惠、菜色可口,被人亲切地称为“留食餐厅”,是周边民众平时改善伙食的主要来处。

    南易闭着眼睛点了七八个菜,被剔除掉两个后,他的单子就下掉了,六菜一汤,有荤有素有半荤,外加一大瓶雪碧,一共19块5,价格比外面的苍蝇馆子还实惠。

    南易拎着雪碧坐到位子上,南若瑾便凑上来撕瓶子上的商标塑料纸,光撕不过瘾,还琢磨着把雪碧瓶的硬底托给卸下来。

    南若瑾试了两次没把硬底托卸下来,于是便向南易求助,“爹哋,帮帮我。”

    南易从南若瑾手里拿过雪碧瓶放到一边,“等我们喝光了再玩,瓶子没有托站不住,等下爹哋帮你把它编成花篮。”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