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五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1/3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李承志初创炮营,李彰任炮营军主至今,已五年有余。他早已到了烂熟于胸,信手拈来的程度。

    所以李彰很清楚,十炮齐发,只需一轮就可将中空的箭楼轰平,不过谨慎起见,他才下令放了两轮。

    是以莫说是箭楼,两轮之下竟将城墙东角都掀掉了大半。原本四丈高的城墙,如今还不足两丈了……

    当烟尘散尽,看到满地的碎砖烂土,仿佛被怪兽咬了一口的城墙,几人只觉毛骨悚然。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论是刘芳,还是元渊与杨舒,以往只是见于奏呈之中,至多也就是听崔延伯这等亲临其境,见识过火炮之人口述,并未亲眼见过。

    而今日,才算真正的一睹此物真容,可谓大开眼界。

    便是真正的天罚,有无如此威力?

    此绝非人力可抗也……

    怪不得西海能以一敌十,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只二十发铁弹,予须臾之间,足四丈高,两丈厚的城墙就能被拦腰斩断,若是再放二十发呢?

    便是不能夷为平地,也已是触手可攀。

    而如城上的兵卒,便是未被铁弹击中,侥幸活下性命,还能余几分战意与士气?

    但凡能不吓的腿软,能不哭爹喊娘,就绝对称的上好汉。能握紧刀枪,咬牙抵抗的,怕是十中都不足一。

    如此,攻城的步卒自然就能从容不迫的登城,破门……

    杨舒又是激动,又是害怕,只觉肝尖儿都颤了。

    他咬了咬舌尖,按捺住兴奋说道:“也非老夫长你志气,灭朝廷威风。你也更莫要诓骗老夫:若此神物真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西海虎狼之师,又岂能被一道陇山所阻?”

    李承志心头一震:好个老贼,你哪一方的?

    便是心中有所怀疑,也不能当着刘芳和元渊的面说出来啊?

    他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冷笑道:“你当我真怕了崔延伯、邢峦,并元遥与奚康生之流?若是我手中再有十万大军,便是北镇与关中也已尽数收入囊中,何况区区一道陇山?”

    若是连北镇与关中也陷入李承志之手,洛京再有何险可守?

    刘芳与元渊听的头皮发麻,嚅嚅无言。

    只因越是往深里想,越觉得李承志并非虚言。

    如柔然一般的胡族,打仗的目的无非便是抢丁口、抢牲畜、抢粮草,顺带制造混乱,削弱敌方实力。是以抢了就走,绝不拖泥带水。

    而西海却截然相反。

    李承志此时虽未举旗,更未称王,但目的显而易见:造反到底,改朝换代。

    虽然还是在抢,但抢的不但是人和粮,更要抢城和地,所以不但要能打的下来,更要能守的住,这才是重中之重。

    而偏偏西海方兴未艾,初露锋芒,底蕴太浅,攻伐有余,守成却不足。

    说直白些就是缺兵缺人,打下的地盘稍一多,就无人可守。

    若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朝廷求和,李承志顺水推舟的罢兵,合情合理。

    所以如李亮才会大兴土木筑城,更是以怀柔之策拢络民心。

    反而言之,李承志所依仗者,无非便是火器。若真如杨舒所言,此物已无以为继,西海焉敢只以十数万兵力便咄咄逼人,使远遥等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但杨舒却不这般想,双眼紧紧的盯着李承志,似是要从李承志的脸上窥出一丝端倪。

    以他的了解,李承志绝非按步就班,循规蹈矩之人。

    这小贼便是无理都要蛮搅三分,更何况此次他已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更应该得势不饶人才对。

    这只是其一。

    其二则是以长远计,李承志绝不该在士气正盛,势如破竹之时偃旗息鼓,鸣金收兵。

    既然一不缺粮,二不缺兵,三不缺火器,四更是视崔延伯、邢峦、元遥、奚康生之流如无物,为何不趁势打过陇山,攻克关中?

    只是攻克,而非占据,就如柔然一般,抢了就走。

    一是可歼灭朝廷兵力,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