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零章 硬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一零章 硬骨头 (第2/3页)

值,下值归家,都会从这里经过。

    两月前,因打残了印玄寺装鬼吓人的和尚,李睿还曾在尹府门外被判罚带枷示众。

    当时主判官是李宪,上月才迁任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左将军、兖州刺史等职。如今的河南尹是杨钧。

    也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这几年间,杨钧不但与高肇势如水火,更与李宪这个顶头上司整日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可即便如此,最终还是升了官,殊为不易。

    杨钧是杨舒的族弟,半年前,李承志甫一入京打掉了元悦的牙,就承其搭救。李承志深念其恩,来往的很是频繁,杨钧也并没有因为李承志即将与高肇结亲而与他疏远,反而很是亲近。二人相差十余岁,却一直以平辈论交……

    甫一出宫,李承志先遣人传讯。杨钧早已率佐官、属吏等在尹府门外。当看到如铁墙一般推来的虎士,再见车顶上迎风“朔朔”做响的天子旌节,杨钧若有所思。

    三公、三侍中、任澄王摄政之日均称:陛下只是偶染小恙,需休息几日。但心思稍珑玲些的,都当这话是放屁。

    除此外,京中还发生了一桩奇事:偌大的白马寺,竟一夜间就成了一座空寺?

    坊间都当奇闻神迹传谈,但杨钧身为河南尹,且还监管天牢,怎不知这些和尚跑去了哪里?

    尹府之后的天牢都快关不下了……

    刘腾这几日又是密捕,又是暗查,每日因刑讯折磨而死的僧人,整车整车的往外拉……动静何其之大?

    虽然都是由暗卫经手,但人却关在杨钧这里,稍稍留点心,就能知道刘腾在折腾什么:皇帝遇刺了?

    惊骇之余,再见李承志,杨钧也只当刘腾拖泥带水,久查无获,皇帝一怒之下换了人接手……

    行至十丈左右,虎贲各分左右,将李承志的官驾亮了出来。杨钧率众官向旌节施礼,恭颂天子安。

    奇怪的是,作完了揖,竟不见李承志下车?

    车驾行至阶前,李承志才朝他拱了拱手:“李意失礼之处,还望季孙兄莫怪……”

    是啊,何其失礼?予公予私,李承志都该下车来,与他舒舒旧,说两句场面话……

    见李承志双眼浮肿,脸色腊黄,又像是被抽走了骨头,软软靠着车臂。虽做着揖,但双臂似是有千斤之重,手只抬到了一半。

    再看车厢之内还侍有一人,并非李承志之属从,好似是宫中医官时,杨钧瞳孔突的一缩:“你……受了重伤?”

    何止重伤?

    差点就见了阎王。

    李承志轻声笑道:“季孙兄放心,暂时还死不了……”

    只这一句,杨钧就什么都明白了:刺客并未得手,皇帝暂时无恙。而十之八九,应是李承志拼死相救……

    救驾之功?

    心中又惊又喜,杨钧一语双关的说道:“莫要多言,公务要紧……”

    二人说着话,几个兵卒兵将李承志抬下马车,扶着坐进了轮椅。

    杨钧又道:“半个时辰前,寺卿就遣来了廷平、廷正(均为廷尉属官,掌议狱,正科条),足有十人,皆是好手……”

    李承志微一点头。

    术业有专功,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查案也根本不是刘腾那样的查法,只靠刑讯逼供,除了制造冤案,多造死伤,还会使案情更加复杂化。故而刚出宫,就令元谳去了廷尉,请游肇派些经年的老吏过来。

    游肇本就是辅政的侍中之一,该知道的全知道。再者很是欣赏李承志,故而一见李承志的手书,他就知道李承志想要干什么,所以答应的异常爽快……

    有这十名好手,再加杨钧这个刑名在外的原廷尉少卿,李承志坚信,即便查不出真凶,三日之内,也必定能理出些头绪来。

    该知道的杨钧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也能猜到,故而李承志也没保留,将所有的宗卷文书尽皆交给了杨钧。

    就只对那十位尉廷正、廷尉平做了限制,下了封口令:案情真相大白之前,这十位皆不得离开尹府……

    只是坐车行了数里,李承志却觉的比在泾州时打了一仗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