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6集体失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6集体失踪 (第2/3页)

要走向全世界。

    由于饮料这种产品和保健品不一样,主要靠质量和数量取胜,必须要在全国各个省市建立生产厂,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要知道华夏人口众多,即便就是一个人一年喝一瓶康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仅靠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个厂,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在这之前,郝铠友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在中原一省就拥有了七家合作伙伴,目前康源的生产厂家正在逐步向外省扩散,与东义酒厂的合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既然东义酒厂不识抬举,其他生产厂出的产品自然要占领东义市场了。

    当官的有地方保护主义,可老百姓却不管这一套,他们只知道什么叫做物美价廉,只要康源饮料好喝,他们才不管是哪个地方生产的呢,这就叫有需求就有市场,单靠行政命令是绝对不可能禁止得了。

    康源饮料上市之后,东义汽水厂生产的汽水就再也没有人喝了,虽然汽水每瓶只要三毛钱,但这种玻璃瓶装的饮料携带不方便口感又极差,容量才仅有康源饮料的一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老百姓自然要舍弃汽水选择康源饮料了。

    更为难得的是,康源饮料还打着健康的品牌,广告上也大力宣传可以快速补充体力,一开始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等到喝过之后却不得不承认,广告宣传的作用不仅存在而且还很好。

    有好事者曾经做了一次实验,在路上跑了五公里之后,喝汽水的没有任何反映,可是喝了康源饮料的,不一会又生龙活虎了,事实胜于雄辩,能不能健康另说,迅速补充体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本来汽水厂生产的汽水就不好卖,但是在那个年代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老百姓不想喝也没有其他的饮料,所以日子还能勉强的过下去,可是康源饮料一上市,迅速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汽水自然就无人问津。

    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养成了企业有什么事情都要依靠政府的懒汉思想,汽水卖不出去,副食品厂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去找市长解决困难,可是市长又有什么办法呢,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长说的话老百姓也并不怎么买账,市长即便想不让老百姓喝康源又能禁止得了吗?

    带来的结果就是,康源饮料越卖越火,汽水厂的工人只好放假,不仅如此,产品卖不出去就没有税收,市财政就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