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7章造反的可能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7章造反的可能性 (第3/3页)

顿,紧跟着嘴角一抽,看着被薅下来的几缕胡须,心中诧异万分,这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刘康仍旧坐在那里没动,杨涟凑上前小声给刘胥解释,将百姓、流民以及叛军的区别告诉了他,刘胥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坐在那里不在说话。

    牛继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继续道:“中原战事目前已经陷入僵局,不过等兵库司仿制的火炮运到京营之后,局势该有所改观。现如今唯一能迅速结束的就是江南的战争,前日来的军报中提到,梁国公已经分兵进攻嘉兴、湖州两府,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三月底便可挥师攻打杭州府。”

    “好。”

    宋溥大笑道:“终于有个好消息了。”

    孙玉麟:“这么算来,不出意外,五六月份江南战事就会结束了。”

    牛继宗点点头,“不错。”

    “那,咱们是不是....”

    孙玉麟犹豫了一下,瞟了贾赦一眼,继续道:“关于梁国公封赏的问题咱们该议一议了,不能平叛结束了,大军主帅封赏都没个预案。”

    此话一出,大殿内气氛一滞。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的回避这个话题,不愿去触碰它,可惜终归避不过去,孙玉麟说的不错,必须要有个准备了,但是这却是个难题,因为贾琦的功绩太大了,从两淮到金陵再到现如今的苏州以及之后的杭州,大小战争数十场,歼灭叛军少说有三四十万了,这么大的功绩肯定要晋爵位的,王爵?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真的做不了主,可是能做主的人又昏迷不醒。

    想到这里,有人将目光放在了太子刘胥的身上,也许这位继位了什么就都解决了,只是合适么?!

    太后不止一次向内阁表达这个意思了,可惜没人敢正面回应,太子年幼,一旦几位就需要有人监国,宗室王爷不合适,唯一可能就是太后垂帘听政,这样又有违祖制,总归是个大难题。

    “按理说,大功需重赏。”

    孔方岩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也不看四周的人,朗声道:“可问题是,梁国公如今还不满十九岁,就是开国之时也没这个先例。”

    说着,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接着道:“不若暂时将封赏搁置,待时机成熟之际再行封赏。可以在财物方面多多补偿些,再加封亲眷。”

    贾赦目光如锥紧紧盯着他,慢慢说道:“次辅这话说的当真是可笑至极,大汉立国至今还从未听说过如此行事,一军主帅要是不能得到封赏,就不怕寒了将士们的心,以后谁还愿意相信朝廷,你这是在掘大汉的根基。”

    孔方岩火了,脸渐渐涨红,放下手中的茶碗,停了一会儿,保持着克制,“这件事情必须要慎重考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人都不能在规矩之外行事。这也要作为一条规矩定下来。”

    “规矩?”

    贾赦一笑,“什么规矩?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是谁定下的规矩?”

    “我这也是为梁国公考虑,要是封无可封了怎么办?”

    孔方岩小声地辩解道。

    贾赦冷冷地瞅他一眼,不说话。

    刘恭忍不住道:“不若将此事放在大朝会上讨论?”

    孙玉麟眼中露出了不满之意,这叫什么解决,这不是添乱吗?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在大朝会上讨论,明摆存着私心。

    边上的杨涟以内阁首辅的名义说,这事情定下了,还有疑问吗?

    牛继宗:“继续?”

    杨涟点了点头。

    ......

    贾赦从文渊阁出来,站在台阶上,回想着牛继宗临走时给自己的那个眼神,心里莫名其妙打了个寒颤。

    今日之事,现在想想,非常诡异,特别是杨涟的态度,明知道刘恭存着私心,他还是同意了,将事情拿到大朝会上讨论,说白了就是让各方势力进行博弈,这样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王爵不是这么好封的,搞不好真的会被封存搁置,最大可能是加封亲眷分润战功。

    想到这,贾赦心中充满了不甘。

    可如今,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面前,他不得不慎重考虑,皇帝昏迷不醒,贾琦的战功越来越大,皇室和内阁都会考虑以后要是封无可封,小皇帝压制不住贾琦怎么办?

    他们不可能废了刘胥另立刘业为皇帝的。

    历来功高震主者,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还有一条路,那就是造反。

    可惜,大汉立国百余年,人心在汉,此时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开国一脉甚至贾琦部下将领都不会跟随,所以,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到这,贾赦长叹一声,也不在多想,抬头望了眼文渊阁大殿,转身大步离去。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