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三章 佛本是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三章 佛本是道? (第2/3页)

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的藏传佛教。在原始的苯教中,‘’就是吉祥的标志,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本’,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雍仲沙丘’,苯教祖先所持的禅杖也有‘雍仲’吉祥图案,就连苯教寺庙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形图案的地方。佛教传入**后,‘’也被广泛运用。凡是佛的画像,胸前必有吉祥符。只不过苯教与藏传佛教在使用‘’有一定的区别:苯教里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佛教里的‘’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但是这个字不仅仅是出现在了中国的疆土,在更加古老和遥远的年代,那些不同的地区都有它的身影:

    遥远的新石器时代,现代人在伊朗胡齐斯坦省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发现了“”字图案;在青铜时代初期,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南部的辛达雪塔出土的陶器之上也有“”字图案;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的罗索尔和巴基斯坦哈拉帕等地出土的印鉴中也有这个标记;另外高加索地区中北部、阿塞拜疆、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等于青铜时代或者石器时代的器物中都有出现。这个图案甚至出现了在了非洲,在博尔戈尔山神庙内的陶器上就有“”字标记,而它来自公元前11世纪的非洲东北部。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还有几千年的古代,这种符号就已经遍布了有人类文明的地方,佛教将它发扬光大了,但是谁都不敢肯定它就一定是出自佛教,因为它比这种宗教出现要早得多。

    而查文斌则认为它出自道教!

    这个符号,在藏区通用为向右旋转,而此处地面确是分为了两种,靠右手的是右转“”为顺时针,而靠左手边的地面上,则是“”为逆时针旋转。这一左一右的旋转不同,若不是仔细的人是不会发现的,因为它们太相似了。

    “扎褐,你们藏区有方向旋转的‘’字标嘛?”

    “没有。”扎褐的回答很干脆。

    因为这个字符不光是佛教用,在道家,同样也用,只是它被更多的用在了风水学上。

    山形也被成为“天生八卦顶”,其风水格局是西山折北一尖到八尖,出出凤凰山,而中国有此风水的只有一处:鄂东名山双峰山中有一尖二尖两座小山,此处是被公认的道教天生八卦顶。

    而查文斌则更多的是把它和易经联系了起来,“”与“”对应这八卦图中的阴阳两条鱼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左一右,互相对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