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风起云涌(三) (第2/3页)
亚霸主,没有获得北京的谅解,就这样进入吕宋,很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出人意料的是,华国居然没有任何异议,这么重要的事情轻轻松松的就搞定了。对此花旗国深感不解,不过这是一个好机会,不是吗?他们将重回苏比克湾,将那里变成合众国在南海的一艘巡洋舰!
在非洲打得血肉横飞之际,一支由四艘运输舰和一艘滚装拖船组成的舰队顶着强烈的海风,切开翻滚的波涛和满天乌云,朝吕宋驶去。随军记者激动得不停的拍照,用胶卷记录这史诗般的壮观画面。时隔两年,双头鹰又回来了!遗憾的是这支舰队还是小了一点,没有航空母舰、巡洋舰这类大家伙作伴,多少有点美中不足啊。
舰队指挥官是华尔上校,一位有着二十四的军龄的老海军。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一个劲的盯着海面,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这片海域见证了合众国海军最惨烈的一次失败,当时花旗国在东南亚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舰队――――史汀特混舰队就是在这里遭到华军伏击,全军尽墨,而对手是谁,直到现在也没有查清楚。他们只知道史汀生特混舰队遭到华军一个大机群的猛烈攻击,但是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机群也无法全歼特混舰队的,事实上,英勇的海军航空兵依然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华国又没有发射恐怖的
弹道反舰导弹,更没有派出大量潜艇,强大的特混舰队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这恐怕只能是一个谜了。史汀生将军没有能够从华军的毁灭性打击中活下来,唯一知情的人葬身大海,在舰队最后的时刻,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全部中断,外人也就无从得知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据少数几个可能知道一点内幕的人说,他们遭到一艘长达三百三十米的潜艇的攻击,“它速度比水面舰艇还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沉了我们所有的潜艇,然后潜入深海不见了。最后,密度堪比火箭炮群齐射的反舰导弹跃出海面朝我们袭来,我们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带着惊恐万状的表情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的句子,态度是足够真诚,问题是这未免太过荒谬了,长达三百三十米的潜艇,那还叫潜艇吗?叫深海航母还差不多!深海航母・・・・・・有这玩意吗?你当是科幻小说啊?这样的情节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花旗国海军将领只能把这归结为这些可怜的水兵已经被吓疯了,满嘴胡话。把水兵们丢给心理医生,耳根是清净了,可是特混舰队覆没的原因就成了不解之谜,直到现在也解不开。
“政治啊・・・・・・”
想起两年前那场莫名其妙又极为惨烈的战争,上校微微摇头。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一仗是怎么打起来的。这一战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政府格局,终于从十年动乱中挣扎出来的华国在满天血火中崛起,无可争议的成为除了苏联和北约之外的第三极,与这两大集团分庭抗礼,而莫名其妙的挨了挨了一顿打的合众国被赶出了东南亚,如果华国再强势一点,搞不好他们就要被赶出亚洲了。虽然只是暂时被迫离开,但是对横行世界几十的的合众国来说,已经是刻骨的耻辱了。还好,现在他们回来了,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上校分明记得舰队司令官在向他下达命令时那种灼人的目光和兴奋的笑容,可能在司令官看来,这起袭击事件来得真是太是时候了,现在华国已经被贝兰战争拖住,此时不重返东南亚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更待何时?按上校对上头的了解,就算第六阵线不发动此次袭击,他们也会让特工代游击队来上一下的,好为他们重返吕宋借造借口。唉,政治啊,真是复杂。不过,这符合合众国的利益,不是吗?他一点也不担心第六阵线,这支游击队应该可以在丛林里生存很长时间,一直到他们真正威胁到了合众国的利益,或者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为止。说白了,他们此去不是帮吕宋猴子剿匪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像是在拖吕宋后腿。可怜的吕宋猴子,像他们这种小国,永远只能是大国搏弈的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