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逆水争雄(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逆水争雄(八) (第2/3页)

,就有相当一部分df-9a被撞个粉碎啦。

    然而――

    “砰砰砰――”

    就在拦截弹即将击中来袭的df-9a的时候,所有的df-9a瞬间变成了超级霰弹枪,弹体爆裂,六枚威力巨大的弹头被释放出去,一百多团火红的火球映亮了夜空,不大均匀的覆盖了联合舰队所在的辽阔海域。索尔光将骇然变色――多弹头攻击,华军居然还有这么一招!这么一场流星雨砸下来,可比单纯的二十几枚导弹攻击要危险得多!

    “拦截失败,拦截失

    败!”每一艘战舰舰长都在重复着这样一句话,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恐惧,毕竟这些弹头是无法制导的,根本就打不准・・・・・・慢着,那十二架电子豹怎么还没有走,并且已经接近到离舰队不到四十公里了,它们是想找死是吧?索尔少将心里的阴郁又深了一层,那些电子豹给他的感觉非常不舒服。

    那十二架电子豹当然不是活腻了,想找死,它们如此亡命,是因为它们必须为那些弹头提供精确制导,否则这一轮攻击就成了无用功了。没有错,真的是为那些三枚一束的弹头提供精确制导!众所周知,弹道导弹之所以难以制导是因为它飞行速度太快,与空气剧烈摩擦所产生的几千度高温和电离子层足以屏蔽一切电磁信号,连信号都无法接收,谈何精确制导?有鉴于此,弹道导弹打航母就显得很不现实了。苏联人在这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可是收效甚微。而作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共和国而言,弹道反舰导弹的设想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弹道反舰导弹的射程和威力可比普通反舰导弹要强出十倍不止,一旦成功,还不把那几艘讨厌的航母有多远赶多远?设想固然激动人心,可是真要实施起来,才发现这是多不现实的,拥有如此强大的科研实力的苏联都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我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可是程兴华老博士的出现带来了希望。这个老头在73年年底接手这一项目,研究了众多设计方案失败的原因,最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采用多弹头攻击,用厚厚的隔热材料把分弹头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等到了敌军舰队上空再释放出去,这样一来,分弹头的表面温度就比主弹头要低得多,再加上巧妙的设计,就在分弹头身上保留了一小段在数秒钟内可以正常接收信号的“电子走廊”,再由战机提供精确制导,这样一来,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事实证明他的思路是对的,在去年二月一次秘密试验里,二炮就用一枚df-9a准确地击沉了一艘千里之外的靶船。只不过这样的设计也有不合理之处,那就是飞溅的弹头和弹片对负责制导的战机同样构成巨大威胁,战机很容易受伤甚至被击落,因此负责制导的飞行员必须要有必死的觉悟,完全是先伤已再伤敌的武器。装备上的种种不足,只能靠士兵的牺牲精神来弥补了,十二架电子豹就在弹头覆盖范围之内,火控员十指如飞,通过计算机上飞快地输入战舰的座标,重复三秒钟,弹头显示出“锁定目标”的信号,角度作了一次微调,紧接着,高温隔绝了一切电磁信号,弹头内部一台不太灵敏的磁性探测器开始扫瞄,很不幸,一万八千

    米以下那支庞大的舰队成了它们的吸铁石。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弹头并不是单独的,而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被一根飘带三枚一束的连在一起,以六马赫以上的速度朝吸铁石猛砸下去!

    纷飞的弹片击中了两架电子豹,电子豹当场爆炸。一束弹头与一架电子豹擦身而过,骇人的气流在电子豹身上擦出一长串跳跃不定的蓝色电弧,整架战机就像被人狠命拖曳的风筝,被气流拖着栽进了大海,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等到给所有的弹头都输入完目标座标,天上只剩下三架电子豹还是完整的了。不过跟联合舰队相比,电子豹还算是幸运的了!

    当雷达发出第一声凄厉的尖叫时,索尔少将的心就一直沉到了谷底,这些弹头竟然是可以由电子战机来制导的!没有及时打下那十二架电子战机,实在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那些弹头速度超过了六马赫,体积又不知道要比导弹小多少倍,根本无法拦截,可观的数量、骇人的速度、巨大的动能再加上威力巨大的特种炸药,四者累加将是什么样的威力?简直不敢想像!这么一大批弹头砸下来,联合舰队还能有个好?他闭上了眼睛。

    花旗国的精英还在作最后的努力,电磁干扰,拼着烧坏线路了,功率开到最大,屏蔽一切信号!

    雷达也把功率开到最大,全力照射来袭的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