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91 两国握手言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491 两国握手言和 (第3/3页)



    皇帝等的就是这句话,附和了几句“两国握手言和”之类的废话,便又说道:“可汗受了这样重的伤,朕必然查个水落石出!那个……明日,朕就派太医过来替可汗诊治。”

    对于这个提议,达利可汗却表示了拒绝:“这就不必了吧,我们草原上的汉子受这一点伤算得了什么?并且我的随从里面,自然有治疗跌打刀伤的高手,也用不着大齐国的医生。并且皇上,本汗明天就要启程回去了。”

    “走这么快?”

    皇帝对于草原上这样直来直去的意思表达,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可他却又没有办法拒绝。

    原本达利可汗就是一国的首脑,同自己平起平坐没有任何问题——戎羌的总体国力或许比不上大齐,但是军事实力则要远远超过。

    皇帝早就和卫玉章分析过了,达利可汗亲自来此,这一招虽然险,但也是看好了再下的。

    他亲自前来,既是表达善意,也是为了探一探大齐朝内的虚实、试一试皇帝的态度,虽然是出于和平的目的,但军事的准备一点也没有放松。

    根据前线大元帅戴鸾翔传来的军报,两国虽未开战,但戎羌已经集结了大量军队,就在边界黄河以北不断活动,虽然没有陈兵百万、泰山压卵的态势,但是一有个风吹草动,这些戎羌骑兵就极有可能会同时南下。

    到时大齐朝恐怕难以应付……

    因此皇帝也只能表示赞同:“也好,此次可汗不远千里来替老皇叔吊唁奔丧,皇叔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可汗既然要走,那我就叫朕的御林军来替可汗送行,保管不会再有不怀好意之人过来行刺……”

    “那也不必了吧。本汗自有军马护卫,明日就启程,就不劳皇上费心了。”达利可汗再次表达了拒绝,“但是此次北归,本汗要从青岭一带通过,就不要再进潼关绕远路了。还请皇上能同前线的戴元帅打个招呼,不要阻拦,本汗就算谢过了。”

    这又是达利可汗想出来的一个一举两得的主意。

    既可以走近路直接返回漠北草原,沿途又正好可以观察大齐朝秦岭防线的情况,甚至还能同戴鸾翔说上几句话——岂不美哉?

    这一次,皇帝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拒绝的理由,只能再次点头答应下来。

    达利可汗也跟着点点头表示感谢,忽然横眼扫到侍立一旁的萧文明,颇为突兀地活到:“此次多亏萧爵爷帮忙,贵我两国的关系才没有破裂,非但没有破裂,反而更胜从前。皇上对萧爵爷应该重重有赏!”

    皇帝听了这话就不是很高兴了,此次世界萧文明当然有功——并且功劳不少——这一点,只要不是瞎子,谁不知道?

    皇帝显然不是瞎子,用得着你达利可汗来提醒?

    并且封赏大齐的臣子,那是大齐皇帝自己的事情,更加无需你草原上的可汗来越俎代庖。

    但是话既然提出来了,皇帝还能表示拒绝不成?

    要是当面拒绝了,岂不显得他中原皇帝刻薄寡恩吗?

    (本章完)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