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录制节目的决定 (第2/3页)
觉到困扰的同时,也是有几分感动的。
因此她不断在心里问自己,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拒绝?
然后想起了后世的《品三国》的一个评价,说易中天先生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
易中天讲三国,韵味十足,精彩非常,加上先入为主,后来人无论如何,都很难在讲三国上超越他了。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曾经游览黄鹤楼的时候写了一首《黄鹤楼》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来游览黄鹤楼,想趁着酒意题诗一首,但是他在读到题在黄鹤楼上的《黄鹤楼》时立即就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写,都无法超过崔颢的《黄鹤楼》,最后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表达自己无可奈何的心理。
“原来我是害怕自己讲的《品三国》比不上易中天先生的。”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林静心中的那一股抗拒心里消退了不少。
所以在张何欣然女士连续跑了七天后,林静终究是答应了。
对于林静的这个决定,张何欣然组建的这个节目的剧组,几乎要撒花庆祝了,实在是这位“大小姐”实在是太难请了。他们都早早就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录制准备,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林静这一阵东风了。
霞飞楼,601室。
梁音宁在小客厅的沙发里坐了半天,才等到林静回来,看到林静拿着两个纸袋子,好奇的问道:“阿静,袋子里装的什么呢?”
“汉服。”林静将纸袋子放到桌面上,重重舒了一口气说。
今天她去了一趟亚视那边,试妆加试装,再加上彩排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