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历史的天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历史的天空 (第2/3页)

学。

    “张何女士过奖了,我都还只是一个学生,参与这个教育节目倒是没问题,就怕胸无点墨误人子弟。”林静柳眉微蹙,好为人师是人的通病,她对自己的定位却清醒得很。

    《明朝那些事儿》不是她真正的作品,虽然她在复制这部历史读物时因为需要改编,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凭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对明朝历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自己的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是非常清楚的。

    就真正的学术底蕴来说,她还就只是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就好像新亚书院院刊编辑室的副编辑蒋俊如,虽然人称明朝历史书柜,却还没能写出任何有学术著作。

    你再熟读多少资料书籍,最多也就是个人形图书馆而已,没有自己独特的创见,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是不能称之为学者的。

    当然,这个年代还不是后世,那个专家叫砖家、教授称叫兽的年代,真正的专家教授都还是有不低水平的。

    “林小姐没必要太过谦虚,你虽然还只是一个大学生,但古人已经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在明朝的历史上已经做了令我们全港人都刮目相看的成绩。”张何欣然微笑的称赞道,“而我们第一期的节目就是‘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明朝的历史’,所以林静小姐,你有足够的水平参与到我们这个教育节目中来。”

    王平生也会附和道:“没错,林小姐的《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精彩,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在我们节目组,可都有不少林小姐的书迷。如果我们的这个节目有林小姐这样的专家参与进来,在传播的这一潜移默化中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积极而有益影响,那么我们节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林静对这个节目的定位是非常赞同的,一个人不能忘本,那会成为一匹白眼狼。所以,知道历史学习历史,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虽然在历史上的学术造诣很浅薄,但是暂时来说,还有“再创作”这个办法。

    想到这里,她翻开了策划方案。

    一个教育节目,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讲演、访谈、戏剧扮演等等。以往的读书栏目采用的严谨的一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