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明朝》 (第2/3页)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

    “你这写的什么东西,怎么和简历一样?”

    “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哈哈,还挺有趣的,比那些死了还活着的人写的东西好看多了。”一张看罢,梁音宁捂着肚子笑个不停。

    “《明朝的那些事儿》。”

    “是准备写历史书吗?”

    “不是历史书。”

    “那是《三国演义》那样的历史小说?”

    “也不是历史小说。”

    “别在那卖弄关子了,快说,写的是什么?”

    “你可以称它为史评。”

    没错,林静正在写的是后世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部曾在网络上引起巨大轰动,销量上超过千万的畅销书。

    这部书,它不是史书,也不是小说,就如当年明月在前言所说的那样,是《明札记》。

    林静觉得当年明月或许有从余秋雨的历史散文那里取过经,因为她发现当年明月也喜欢发挥想象力,用煽情的文字去描写历史细节,填补“历史真相”的空白。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让文章充满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会让人觉得这个作者喜欢夹带私货,主观性太强,使文章失真,结果沦为比较严肃的戏说。

    当然,当年明月的初衷不是要写明朝历史论文,所以对于《明朝那些事儿》在历史研究方面有没有学术价值并不在乎,他的目的是让历史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写一部让人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

    毕竟正儿八经的历史著作太多了,并不缺乏他所写的一本。

    正是因为这样,他用独具一格的轻松、幽默的叙事笔法,像平常街头巷尾唠家常一样,把自己所理解的历史写给想要看的人看。

    也许那些读惯了有引注、有自己宏观构架和猜想的历史著作的人对这种通俗读物没兴趣,觉得它没有学术价值。

    前世的林静就有一位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