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从历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从历史开始 (第2/3页)

   星期六,早晨七点四十五分。

    “音宁,起来了。”

    林静六点就起来了,洗漱完毕,跑步十分钟,顺便买回来早餐,然后交替朗读了大概三十分钟的英语和中文古诗词,到简单洗个澡吃完早餐,七点半敲响梁音宁的房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

    “今天没课,别叫我,我昨晚熬到两点才睡。”房里传来梁音宁蒙在被单里的呜呜的慵懒的说话声,在这座校园里,学生们为了攻略书单上那一列列的书籍,熬夜到凌晨是普遍现象。

    “那我去图书馆了,早餐就放在客厅的桌子上,你起来后自己吃。”林静的脑子好使,倒是没有体会到精于计算数字的梁音宁却去攻读《荷马史诗》时的痛苦。

    “知道了。”梁音宁有气无力的答了一句。

    林静摇摇头,拿了背包下楼去。

    朝阳初升,金光万道。

    她骑着自行车,迎着晨风,在林荫中穿行。

    校内公交虽然是有,但班次并不是太多,所以校道上和她一样利用自行车出入的学生不在少数。

    十多分钟后,新亚书院的钱穆图书馆出现在了眼前。

    钱穆图书馆是为了纪念新亚书院的创始人之一的国学大师钱穆而起的名字,是中大几大图书馆之一。因为今天是星期六,而图书馆在双休日一般都推迟一个小时开放,所以林静八点钟才赶过来。

    林静当然不是第一个进入图书馆的学生,她来到的时候已经是人来人往了。

    因为这是第一次踏入这座设计上仿效了美国肯塔基州碧理亚学院图书馆的图书馆,所以她感觉到有几分新奇,视线四处扫了几眼。

    整座钱穆图书馆分为三层,地面两层,地下一层。

    一楼的布局略显多样,有提供咨询的大堂和登记台,还有一个空间阔大的自修室,另外外间隔出一个大厅,用来展出学院的访问艺术家及艺术系师生作品。

    二楼是图书馆的主体,是收藏了各类图书的藏书室。

    地下室是期刊、报纸和杂志的藏所,在那里可以阅读到香港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期刊、报纸和杂志,当然外文的也有,只是数量不大,也不是那么的及时。

    了解清楚了之后,林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