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惑 (第3/3页)
金平自然不会放弃询问机会,想起江浩曾经的古怪行为,继续的问出了心中另外的一个疑问:“你读唇语,为什么要戴耳机。”
解读唇语戴耳机,对于经验丰富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因为这么做没有半点实用的价值,不过眼前另类的江浩,心中是否另有用意,他就不得而知了,所以他需要江浩解释一下,好消除心头的疑惑。
“你说的是戴耳机啊。”江浩无所谓的笑了笑,心中却在急速思索着该如何继续忽悠,脑海中突兀的跳跃出了特种阻击手瞄准目标时的情景,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主意,笑着回答道:“我主要是在感知当时的风速!”
“测量风速?”
不得不说,江浩又一次在袁金平心中引发了剧烈的震荡,让他又一次的陷入了呆滞,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在唇语解读方面建立的经验和自信,在眼前的江浩面前,简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不过却可以敏锐的感觉到,江浩所说就是实情,可测风速和唇语解读,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怎么会莫名其妙的联系在一起呢?袁金平想破了脑袋,却也抓不到一丝的联系点,索性干脆的问道:“测风速跟唇语解读有必要联系吗?”
“不但有联系,而且联系十分的密切。”
江浩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按照阻击手射击的瞄准理论,及其投入的认真讲解道:“唇语解读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印象,给唇语解读者带来困扰。
经过我细致认真的观察,我发现,风速对于唇语也有着致命的影响,因为风速间接的影响了面部神经的反应速度,而面部神经和嘴唇是有必然联系的,唇语解读自然也就带有困惑了。
人在冰天雪地,寒风萧瑟的地方说话时嘴唇的反应,绝对和春暖花开的地方完全不同,这就是温度所导致的变化。
所以,除非是在绝对正常理想的情况下解读唇语,不然就算是同一个人,唇语的解读都是要有所变化的,而变化的依据就是唇语解读者,要对坏境有敏锐的觉察力。”
“原来是这样的!”
袁金平疑惑不解的目光中,出现了若有所思的亮光,对于江浩,也有最初的疑惑转化为了深深的佩服,江浩的理论听起来相当的飘忽,不够接近现实,就像是对唇语环境的领悟,那明显就是靠自身敏锐的感知力,才能够办到,这一步就对解读唇语者自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他这个聋哑者,就无法使用江浩的办法解读唇语。
怪不得以往我的唇语解读总是出现偏差,原来都是自然环境惹的祸,看来我以后必须的加强这方面的锻炼,袁金平豁然开朗了,江浩简直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挤压在他心头多年的疑惑,竟然一扫而空,敏锐的感觉到,自身的解读实力又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江浩直视着面色不断变化的袁金平,心中十分担忧,临时借用的理论,是不是对上号了,不过江浩知道,真要是不给袁金平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老人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反而现在一切都解释完了,到是舒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