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青花瓷酒盅(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青花瓷酒盅(一) (第2/3页)

可赔不起。”

    黄辉把青花瓷的酒盅递给王天,嘴上还不停的唠叨,“小王啊,不是我说你,你天天雕刻这些木头疙瘩,能赚什么大钱吗,这么晚了还要在这摆摊,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依我说,你差不多还是改行吧,进我们这个圈子,跟哥混,捡漏一个这样的宝贝那就够你吃半辈子的了。”

    王天咧咧嘴,他哪里不知道收藏来钱快,但自己,呵呵。

    他何尝不想发大财,但是他知道有些东西不是他能玩的转的,就说这收藏,一没真才实学,二没雄厚的家产和实力,仅仅依靠着运气,那根本是扯淡。

    倒是还有别的路子,比如说以假充真、坑蒙拐骗。

    大家有所不知,古玩这一行,造假不算造假,叫做旧,不属于“打假行列”。对于这种现象,政府最开始也没政策引导,久而久之便形成风气,行内人也都不以为然。一些技术高明的做旧高手,都能够让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玩家们交学费,行内大师的打眼也成为收藏圈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说是王天学学黄辉,真想弄点做旧的玩意出来糊弄人,也不算太难,毕竟他也在古玩界混了好些年了,一些门道还是很清楚的,只是王天不愿意这么做而已,没什么原因,就是不喜欢。

    就像王天卖的这些木雕,虽然他要价会高一些,但是绝对不会冒充古董蒙骗顾客。王天不知道是继承的谁,但骨子里就有那么一点高傲,与其说他不愿意作假,还不如说是不屑于作假。

    对于黄辉那高高在上的骄傲,王天却是从心底里鄙视的。只是这年头笑贫不笑娼,小三立牌坊,说到底还不是能赚大钱、手里有钱的就受欢迎,这黄老板也是依靠着这家古玩店和以前的一些门路,结交了不少能人,发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生意更是蒸蒸日上,门路广了,也经常能听说他跟某个专家或者收藏家来往的事情,机会多了,有钱了便越来越有钱。

    这不才经人介绍,联系到了一个乡下人,从那人手里捡漏了这么一件青花瓷的酒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