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再战津浦(四) (第2/3页)
师长,本来前程大好,可随后中央苏区兴起查田运动,他的父母叔伯兄弟被捕,随后全部被杀,他在红军中地位直线下降,由师长降到团长,然后又降到地方独立团团长,33年枪杀团政委逃到国统区,从此与gcd势不两立,到处追剿gcd游击队,36年到重庆,担任重庆行营的参议。
“柳青(杨遇春,别号柳青),有什么新情况吗?”庄继华随口问道,推开门走进屋内,屋内的徐祖贻正在研究地图,听见门响,抬头,见是他便没动,又低下头继续看他的地图。
“矶谷廉介攻势很猛,孙连仲有些挡不住,要求后撤。”杨遇春面无表情将上面一张拿下,然后又接着报告:“李品仙副司令报告,第九师团在临淮关强渡淮河,与我六十八军在三铺、大小柏家、费府一线激战,刘汝明有些撑不住。”
“在河茨防线战况激烈,十一集团军伤亡惨重,李品仙将军建议调整部署,允许他们撤退到蒙城,将决战地点北移,放到涡河以北。”
“白长官来电,华北日军兵分两路向一战区进攻。”
庄继华边听边走,脑子里的地图一幅一幅掠过,一战区现在才开战,这让他有点奇怪,华北日军是不是太沉得住气了,这三路配合,只要有暴露,比如南线,南线紧张最顺利,一旦他们攻抵宿县,第六师团和十八师团向永城展开进攻,这战略企图就全暴露了。
“柳青,你怎么看?”庄继华思索片刻,感到不好取舍,摸不清日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卑职建议放弃河茨防线,同意李副司令的建议,把主战场放在涡河北岸,这对我们更有利。”杨遇春说:“另外北线,卑职建议后撤。”
“燕谋兄,你认为呢?”庄继华扭头看着徐祖贻,后者也听到杨遇春的报告,他抬头庄继华,慢条斯理的取下眼镜,笑了笑说:“你心里不是已经有主意了吗,还问我作什么。”
庄继华淡淡一笑没再问徐祖贻,却转头问杨遇春:“为什么?先说河茨防线。”
“卑职认为,河茨防线并没有什么地利,我军在那没有预设阵地,仓促应战,伤亡必大,不如撤到蒙城,我军原定计划在蒙城围歼六师团和十八师团,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有些局促,第三师团在寿县,距离蒙城不远,三天就能赶到,相反如果把战场设在涡河以北,第三师团增援就要越过涡河,另外,我军在蒙城,可以利用蒙城地利,消耗日军,这样至少可以消耗日军两成实力。”
“北线后撤,是为了帮一战区,让杉山元作出错误判断,卑职建议,不但第二第三集团军后撤,二十军团也放弃莒县,撤过柳河,在柳河西岸建立阵地;五十九军和四十军也后撤,让杉山元认为我军觉察了他的作战意图。”杨遇春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说。
“卑职还有个建议,”杨遇春庄继华,犹豫着说。
继华不动声色,心里对杨遇春很满意,这小子在军事上果然有一手。
“卑职建议组建一支敌后游击队,沂蒙山区地形复杂,利于展开敌后游击战,如果就这样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