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3章 山中见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3章 山中见闻 (第2/3页)

对不住了,这头我们磕不下啊。”

    离开了万仙楼,李慕菊说道:“哎,那个庙里的神像年久失修了吧,那么容易坏啊,这要是砸到游客怎么办啊。”

    顾飞在旁边笑笑不语。

    经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

    此时顾飞跟李慕菊正站着看号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

    李慕菊看其径大50厘米,大多数为竖纵约三十五厘米,横宽四十至六十厘米。书体以隶为主,富于变化,间有篆、楷、行草意。用笔苍劲古拙,纵逸大度,结体奇特,斜倚相生,充满个性。

    顾飞说道:“这个可是在书法界占有很大的地位的。清扬守敬《学书迩言》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

    李慕菊说道:“既然此书是金刚经,当然笔意不可能是剑拔弩张了,这个字迹非常古朴内涵深邃,到底是谁所作?”

    顾飞说道:“刻石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并且没有刻完,只刻到十五卷。观齐风格,是北齐人所书,具体是谁还没有定论。据史书记载: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迅速得以蔓延,历经东汉和西晋300多年的发展,至东晋时传入泰山。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周武帝深知沙门祸国,便于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下令灭佛;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武帝仍然下令毁灭齐国境内的佛教。这就是被佛家所说的“四难”之一,因此经石峪的经刻被迫中断。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李慕菊说道:“有点可惜了,但是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尤其是天灾国祸,人力是不可抗拒的。”

    到了中天门,大家都休息了一下。旁边有卖煎饼卷大葱的,顾飞买了两个。面是玉米面的很薄,一两个根本吃不饱。李慕菊挺喜欢吃的,一下子买了10个,两人一边吃煎饼一边吃顾飞在超市买的火腿牛肉之类的。

    旁边的同学都羡慕的看着顾飞李慕菊两人。大部分人没舍得买牛肉火腿之类的,大部分买的面包外加几根火腿肠。

    李克士在旁边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喝着矿泉水,厌恶的看着顾飞。

    这几年赚的钱都交给二哥了,结果二哥不但没办成,还不退给自己了。这段时间学校又查的很严,自己不敢在这个时候做一些小动作,被学校查出来就不妙了,新任校长可不好惹。结果目前自己只能省吃俭用了。看着顾飞跟李慕菊在旁边吃香的喝辣的,李克士越发的起了杀心。

    大家吃完了,继续走,领队老师说要尽早爬到天街,不然太晚了就不好了。

    过了对松山,盘道劈山而进,有一处两边残岩壁立,是开山修路的遗迹,象门一样,古时称“云门”,现在叫“开山”,此处两侧山崖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其壁似削,陡峭的盘路镶嵌之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十八盘就是从这儿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