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五四章 连云港(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五四章 连云港(一) (第2/3页)

过沿海以南的上海和以北的青岛的滨海大城市。因此,他提出老窑为港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恰一带为市政中心和高业区。

    至于建设用地,筹备处制定了符合连云港实际的土地行政法规。大概内容是:市区内土地经地主报价后,政府行同额的地价券,将全市土地收买过来。这些土地待建港完成、商贸展后,地价必然上涨。然后再由政府卖出。这样,除可还清地价券外,增盈部分用来成立市政府和市政建设经费。这种法规开了以后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筹集建设资金的先河。

    可惜日本鬼子要来了,国民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建设连云市的计划,把赖涟的规划锁进了保险柜。

    这个时候,连云市还是纸上的概念,连个市长都没有来得及任命。港坪周围的东海县、灌云县、翰榆县、沫阳县属于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历史上,连云港是在咄年初陷落的。由于刘一民的横空出世,历史生了变化,日军为了实施徐州会战。派第六师团从连云港登陆,击败守军,沿陇海路西进夹击徐州。此时由于青岛被攻占,日军徐州一带部队的补给只有通过连云港进行。港口船只云集,一时间倒显得少有的热闹。

    刘一民率教导师主力南下后。就隐蔽在营县南部、临沫南部和输榆北部的苏鲁边界地区。

    这段时间,日军虽然向鲁中、泰沂山区和鲁南动疯狂进攻,但刘一民不为所动,率领主力隐蔽休整。他在等时机,等多田骏和岗部直三郎两支大军涌向鲁中、鲁东。

    刘建立率领的教二旅、鲁西警备旅、鲁西南警备旅也已经到了沫阳县和灌云县之间,并对连云港实施了秘密侦查。

    现在八路军教导师主力云集在连云港周围,就等刘一民一声令下,夺取连云港,截断陇海路,给小鬼子以雷霆一击。

    刘一民静下心来,认真思

    在刘一民看来,要想把山东建设成中不可破的抗日根据地,眼前的困难有几点:一是抗战初期鬼子力量相对强大,山东海岸线长,又有津浦路和胶济路这两条日本人志在必得的交通命脉,如果此时想控制山东全省,容易招致鬼子以倾国之力进行报复,有点不太现实。二是教导师虽然实力强横。但作战弹药消耗量大,一般的子弹、炮弹好说,象八一自动步枪、八一机枪、火箭筒、高射炮、高射机枪的弹药单靠复装是不行的,特别是火箭弹,根本就不可能复装。如果没有了火箭筒和高射炮、高射机枪来对付鬼子的坦克,作战伤亡势必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得有一块小鬼子根本就攻不进去的根据地,建设军工企业,保证部队作战需要。三是这个时代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产量不高,山东人口多,加上日军如此疯狂扫荡,解决吃饭问题就成了大问题。但是现在日军大军云集,老百姓保命还来不及,哪里能顾得上展生产?四是照这样打下去,山东的工商业基础必将被全部摧毁,教育、卫生都无从谈起。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日军和教导师掐上了,只要教导师主力在山东,日军重兵集团也会留在止东。这样一来,根据地建设就无从谈起。

    考虑到抗战的整体形势,刘一民觉得应该坚持自己原来的那个观点。就是让日军多攻占一些地方,不停地分兵把守,把野战师团变成守备师团,彻底陷进侵华战争的泥淖。不然的话小日本随时随地就可以组织起重兵集团疯狂扫荡,影响抗战整体战略。

    这样一来,在一定时间内教导师主力应该适当收敛锋芒,暂不动大规模攻势作战,不然的话,小鬼子一味和八路军纠缠,是不可能继续实施他们的战略方针的。

    根据这一思考,刘一民决心待夺取连云港后,全师主力在苏北展开。将日军在苏北的防线彻底砸烂。调动鬼子主力南下增援。待鬼子主力离开山东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