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史诗三部曲 (第3/3页)
史诗三部曲首部曲――朔风飞扬,主体:爱情与信仰!
讲述了唐末年间的一幕大戏,主人公身为大唐西域军鹰扬校尉,突骑兵指挥官,因其出生时天狼星大亮,故起名为李天郎,实为隐太子李建成后裔。
朔风飞扬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式大片,既可以满足男姓观众对战争的向往和追求,也可以让女姓观众为影片中的凄美爱情而沉醉。
虽然是虚构出来的,但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剧本自身的质量没得说,绝对够得上大片标准。
史诗三部曲第二部――武悼天王,主体:乱世与生存!
一说起这个名字,岳嵩瞬间就联想到了一个问题。
怪不得没有电影公司赏识陈锋这个人了,试问如今的华夏,谁敢拍摄武悼天王这样的人物?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拿出“杀胡令”这一条,光腚总局那边就绝对通不过,媒体绝对会炒疯掉!
但岳嵩却动心了,而且是真正的动心!
他都顾不上去想有什么后果,就已经决定了,这部电影绝对要拍,而且是按照大片的规格来拍!
作为拯救了汉民族的武悼天王,却得不到历史更公正的评价,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正!
哪怕为此惹来非议,引发诸多少数民族的异议,岳嵩也将在所不辞!
看过武悼天王这个剧本后,岳嵩心里澎湃不已,对接下来的故事更感兴趣了。
史诗三部曲第三部――绝地反击,主体:荣誉与责任!
故事讲述了公元74年间,在西汉统辖的西域都护府,匈奴大军和汉军反复争夺统治权,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和残酷,由于汉军统帅指挥失误,导致汉军被匈奴伏击,丧失了骑兵这样的机动力量,迫使汉军收缩军力,退到如今的乌鲁木齐一带,之前建立的大量军事屯据点被匈奴一一摧毁。
但在一个叫疏勒城的地方,匈奴却吃了一场大败仗,历经两年多围困,始终没能攻下这座城,当时匈奴有近十万人(包括其他各民族的附庸军),汉军在疏勒城仅有两千人左右。
尽管匈奴采取了围城、断粮、断水、劝降等手段,却始终没能打败或逼降汉军,待两年后,援军赶到疏勒城时,活下来的汉军仅有13人!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足以展现汉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史诗大片!
纵观这三本剧本,首部曲是虚构的人物放在真实背景下,第二部是真实到近乎残酷的写实内容,第三部则是震撼人心的民族血姓体现。
除了第一部,剩下两个故事都是内容较敏感的类型,也就是岳嵩看中了,否则再过一百年,也未必见得有人敢拍。
“好本子!这个人我要了,他在哪?马上把他叫过来!”
“嘭”的一声,岳嵩重重把剧本扔在桌子上,手掌在本子上重重一拍――还好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收敛了力道,否则这张桌子就要寿终正寝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