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6喜讯连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6喜讯连连 (第2/3页)

去安排一下,派遣锦衣卫,协助他们在北方,各县周边查找合适的打井位置,告诉他们每找出一口能出水的十米井,赏赐他们1枚银币和1个功勋。

    这件事情必须抓紧,务必在3年的时间之内保证北方每个县新增10口井。”

    朱由检命令道。

    “陛下,打井的费用怎么算呢?”

    王晨恩问道。

    大明有县1427座,北方县城不在800之下,按照陛下一个县城10口井算,少说了也得打8000口井。

    为了打出来一口正常井,少说了需要打3个地方,也就是说,想要打完这8000口井,最少要找到两万四个合适的地方。打两万四千口井。

    哪怕按照一口井5枚银币的成本来算,两万四千口井成本最少在12万枚银币。

    再加上陛下的赏赐,差不得的支出13万枚银币。

    虽然现在朝廷税收增加了很多,但是朝廷的支出也不少。

    13万枚银币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朝廷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想要户部把这13万枚银币批下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笔钱,从朕的内帑中支出,记住必须专款专用,办的好了,朕有赏赐,如果谁敢糊弄朕,朕手里的刀也不是用来看的。”

    朱由检说道。

    说实话,真要让户部出这个钱,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套手续走下来,估计一年就过去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向朱由检知道4年之后有大旱啊。

    现在大明南方修建堤坝,水库,清理河道要钱,北方移民,铺路,修筑水利也要钱。

    为了减少运输银两的消耗,现在各地税收基本都只进入府库,随后拿着银票象征性的进入一下国库,就就近划拨出去了。

    诺大的大明,虽然现在每年的税收都不在3000万枚银币之下,但是国库里面的钱从来没有超过10万枚银币。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在没有旱情的逼迫下,一下子审批这么多的钱去修建水井,户部的官员不好好的审判一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陛下大喜啊,京城到沈阳的铁轨修通了。这是沈阳猎户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