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新型神经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新型神经系统 (第2/3页)

上岸的时候,工虫也在附近的山体中开挖深洞,作为隐蔽的干船坞来使用。这样轰轰烈烈的搞了几天后,总算顺利的把三艘驱逐舰拖进了山洞船坞里,而其他的各种痕迹,也被清除干净了。

    还好坦克虫不知道劳累,而且没什么心思,不然这几天的辛苦工作早就让坦克虫抗议了。

    拆卸工作倒是不用担心,在女皇知道该怎么办,比如炮塔、导弹这类的东西要小心翼翼的拆,拆完那些武器设备,就可以直接把船啃掉了。但三艘驱逐舰还是花了李平一周多的时间。

    在得到了先进的设备后,李平第一时间就开始研究。有着精神力的透视功能,再严密的防护也毫无作用,都被李平看来个通透,一些技术和设计的灵感也确实给了李平很大帮助。

    比如说防空导弹,李平通过模仿防空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就成功的改进了自己的导向蠕虫,让同样重量的导向蠕虫的射程提高到了一百二十公里,而生长所需的能量却更少了,其体积也进一步的减小。

    毕竟李平不是无所不知的神,就算露易丝可以窃取出资料,一些东西不是凭着一些讲解和数据就可以研究出来的,很多东西,讲究的是灵感。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雷达,李平通过分析、模仿宙斯盾雷达系统,升级了自己的生物雷达,使其探测距离和准确性大大的提升了,而且给每只刺蛇都准备装一个小雷达。

    需要的时候,李平就可以聚集起大量刺蛇,组成一个雷达阵列,起到大型路基雷达的效果。

    飞螳也进行了升级,拥有了更好的雷达隐身能力和更敏感的电磁波感应能力,它的生物雷达探测能力,甚至达到了一些先进三代战机的水平。

    而船上各种仪器里的各种稀有元素,也让李平收获颇丰。不过,李平也发现了,并不是所有方面都适合借鉴了人类,这让李平只能打消了以后完全依靠借鉴的主意,有些东西,还要他自己研究的。

    比如说李平的现在正在研究的生物脑。本来用兵乓球那么大的脑组织,就可以完全负担一枚导向蠕虫准确识别各种海陆空的目标,并计算出最佳路径的任务,但是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人类需要有桶装水那么大一个的电子计算机。

    李平模仿了人类的计算机后,生物脑反而更加臃肿了,能力却没有提升,甚至还下降了,最可怕的是,所谓的生物脑竟然受到了电磁波的干扰,开始紊乱起来。

    这个突然的变化,让李平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隐患。现在的他和虫族,大脑都是靠神经电脉冲来运行的!

    目前地球发现的生物的神经系统几乎都是利用了电流脉冲来传递信息和运作,这种方法虽然经过了亿万年生物的进化变得十分成熟和稳定,但电流的特点注定了李平对这种神经系统的不安。

    电流可以被磁场和电场所影响。这就在本质上给了这种神经系统一个弱点。也许这对于普通生物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李平来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不会给自己安身立命的虫族留下一个隐患。

    任何一个细微的疏漏都有可能招来灾祸。重视细节是李平在科学家生涯里留下来到好习惯之一。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细微的地方,就是整个研究成败的关键,这是李平亲身经验。

    在李平看来,最完美的虫族应该没有所谓的生物脑,而是靠着全身分布的简单神经来完成所有工作。但是以李平目前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水平,他只能望洋兴叹。

    目,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