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飞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飞螳 (第3/3页)

,而是发射装置。这种在飞螳体内类似葫芦般的特殊器官,它可以吸入硬化蛋白,然后利用高能超声波将少量硬化蛋白高速发射出来,特殊的呈螺旋状的发射口能够使得硬化蛋白在发射时高温、高压下,通过空气作用急速凝聚成旋转的骨针。

    发射器官前后两个发射体可以轮流发射,而在拥有更多发射体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射速。只是飞螳储存的硬化蛋白只有一千根左右的骨针,这还是子啊李平稀释硬化蛋白之后的数量。

    这一千根的骨针,虽然牺牲了一些硬度,但是因为特殊的螺旋形结构,穿甲能力却并没有降低多少。哪怕是躲在工事后面,只要防御力不超过20mm厚的匀质钢装甲,飞螳就可以在八百米处拥有一半的击穿概率。一旦击穿,后面人员就肯定没戏了。

    如果这种骨针来对付人类的战机,那更是手到擒来,毕竟飞机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装甲。

    不过,对付战机,李平给飞螳设计的另一种武器却更加有效,那就是被称为导向蠕虫的生物导弹。虽然这种武器看上去完全不像导弹,但确实是李平从头到尾的人类的空空导弹那里抄袭而来的。

    从动力到控制,再到制导,李平只是简单的用自己的生物组织和器官代替了那些相同功能的电子仪器而设计出了这种虫子,然后让它的幼虫作为寄生虫呆在了飞螳体内一个特殊的器官内。

    这种导弹虫可以吸收飞螳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而发育成成虫。发育成为成虫后,就可以当作导弹发射了。发射之后,这种导向蠕虫只有两分钟的寿命,在这两分钟里,它会根据身体周围的红外复眼和电磁敏感器官传来的信息,本能的追踪目标直到追上目标引爆自身。

    其实这和人类的空空导弹道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生物的优势,这种生物导弹对目标的识别和抗干扰能力都不是人类的空空导弹可以比的。

    不过,正因为是生物,所以也难免会有失误,就像李平的其他生物一样,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让李平完全搞不懂的情况,李平之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不频繁,要不然李平就不敢再用虫族了。不过,李平心里却有了一点猜测:这种情况可能是自己的基因设计的缺陷和基因表达方式的单一而造成的。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太过复杂的本能,李平也设计不出来。

    李平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秘密是自己没有发现的,等到自己发现了这个秘密,完全掌握了基因体系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了。

    总的来说,导向蠕虫还是十分不错的,发射的时候虽然可以选择自动攻击,但是飞螳也可以自己控制导向蠕虫的飞行路径和攻击目标的。

    而且,因为生物的模糊处理优势,所以导向蠕虫还可以攻击地面目标甚至是在海上目标,但是限于飞螳的体型,所以导向蠕虫只含有8千克的催化脂肪,相当于90千克**

    的装药量,不过命中几十发的话,即使是大型舰艇,也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的,更别说是空中目标了。

    至于其杀伤机理,除了破片和冲击波之外,李平还在导弹虫的战斗部里加入了一些转化蛋白,可以再引爆的瞬间,将一部分热能转化成电磁脉冲,这也增加了它的杀伤力。

    在研究上一向追求完美的李平,设计出来的东西怎么可以比别人差,于是矢量推力,燃气舵等等,能提高导向蠕虫性能的东西都没有被李平拉下,一样一样的被加到了导弹虫上。

    还好有露易丝帮忙分析和优化,占着生物的优势也是一方面。虽然导弹虫的性能那么优秀和全面,但是现在孵化一只导向蠕虫,只需要以前繁殖两只异蚊的有机物和五只异蚊的能量。

    不得不说到,李平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虫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极度缺乏经验和战场的磨练。不过,有句话说的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当李平解决了空军问题而苦于没有实战检验的时候,正好有人给他送来了软绵绵的枕头。

    一支不大不小的舰队,竟然没有走那些航道,反而千方百计的绕开航道,正朝着李平的这个基地而来,这下子他也不得不拿这个舰队开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