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8章 开源节流,安抚四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8章 开源节流,安抚四方 (第2/3页)

 2,暂代长安留守张笺,在李继岌东返时,砍断浮桥,成功逼死李继岌,并随后收到了李嗣源诛杀宦官的诏书。此前,宦官向延嗣奉李存勖诏书杀死王宗衍一家,将王宗衍随身财宝据为己有,在这个关键时刻,向延嗣“失踪”,张笺就独吞了王宗衍一家的金银财宝和所有姬妾。

    关于这笔财产的具体数目,没有记载,史籍只说“衍之资装妓乐并为笺所有”,并且在得到这笔意外之财以后,张笺成为了当地首富,“积白金万镒”。

    如今,张笺怕事情败露,于是主动进献,先进献李继岌的打球马72匹,又进献王宗衍的犀带、玉带各两条,名马150匹。

    但其余财富仍然被他私吞,日后他秘密出售这些财宝,竟然获利高达十几万贯。简直富可敌国。

    张笺的哥哥就是后梁大将张筠,张筠亦在伐蜀之列,张筠是长安留守,随军出征前,表奏弟弟张笺暂代长安留守。

    四,安抚四方

    1,后唐内部

    这里的内部只得是由后唐直接控制的地方,例如黄河流域诸藩、川陕蜀地等。这些地方虽然理论上服从于后唐朝廷,但由于李嗣源篡位夺权,帝位来路不正,这些藩镇或是蠢蠢欲动打算问鼎中原,或是心怀不轨有叛国投敌之倾向。

    对此,弱势的李嗣源只能采取妥协绥靖政策,尽最大努力拉拢,以求最高权力的平稳过渡。

    我们只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因为这几人接下来都将另有作为,对时局有较大的影响:

    1.1河朔

    李嗣源原本是奉命讨伐魏州赵在礼、皇甫晖叛乱,结果被魏州叛军裹挟,继而回师夺取政权,所以魏州赵在礼、皇甫晖等对李嗣源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

    李嗣源称帝后,即任命赵在礼为滑州义成军节度使,虽授予其节度使之职,却调他去滑州而非留在魏州老巢。

    赵在礼拒绝赴镇,理由是“军情不顺”,叛军们不愿离开革命根据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