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9章 哭泣的敬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9章 哭泣的敬翔 (第2/3页)

策……臣虽愚鲁怯懦,却受先帝厚恩,陛下如果实在找不出人才,就请派老臣到前线。”

    敬翔的这份奏章矛头直指“外戚帮”。

    赵岩等人立即反唇相讥,指责敬翔嫉贤妒能,是因自身利益受损而满腹牢骚,对朝廷心怀怨恨。

    于是,朱友贞非但没有排斥“外戚帮”,反而更加宠信“外戚帮”,而对敬翔等元老功勋愈加疏远。

    朱温篡唐建梁时,为了争取支持,封杭州钱镠为“吴越王”,之后又加封太保、中书令、尚书令,敕建生祠,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以钱镠之子钱传瑛为驸马都尉(公主未等下嫁,钱传瑛就不幸病逝,年36岁);朱友珪弑父夺权后,加封钱镠“尚父”。

    朱友贞继统后,选钱镠之子钱传珎为驸马都尉,许以寿春公主。钱镠派大将杜建徽护送钱传珎来京师,喜提寿春公主。

    这次婚事是后梁朝廷对钱镠的一次试探,钱镠得了满分。钱镠不仅很识抬举地接受这次政治婚姻,还借机向后梁进贡。

    钱镠派使节绕道大半个中国来进贡(916),这对于“来路不正”、急需认可的朱友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立即加封钱镠“诸道兵马元帅”,并封杜建徽遥领泾原节度使。

    对此,后梁的大部分官员都持反对意见,指出钱镠只是以“进贡”为幌子,趁机做生意而已。说好听点儿,是做生意,说穿了,就是走私。

    封建时期,诸侯番邦入天朝“进贡”,使团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携带大量土特产,除少部分用作进贡外,大部分则是在京师或沿途用作贸易,以“贡使”的特权身份公开进行走私活动。

    所以诸如南诏等番邦,都曾频繁(一年多次)地派出规模庞大的使团,向长安进贡。大唐徒得天朝上国之空名,却饱受走私之害。

    敬翔等老臣也是一致反对加封钱镠官爵,因为实在是无法再加封了。目前,钱镠同志的官方正式头衔为:

    “启圣匡运同德功臣、淮南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淮南浙江东西等道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淮南宣歙等道四面行营都统、营田安抚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杭越等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太师、尚父、守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吴越王、食邑两万户、实封一千五百户”。

    如今再加“诸道兵马元帅”,他明年再来进贡,您怎么封?后年呢?大后年呢?

    册封钱镠“诸道兵马元帅”的诏书起草完毕后,负责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窦梦徵手捧诏书,忍不住哭泣流泪。朱友贞很不高兴,当即将其贬为蓬莱县尉。

    朱友贞心里想的是,“诸道兵马元帅”听起来很拉风,却只是一个名誉空头衔,毕竟除了他自己的部队,“诸道兵马”有几个听他调遣?

    钱镠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怎会做赔本的买卖?于是贞明三年(917)3月,钱镠一口气表奏自己的11个儿子加官进爵。

    朱友贞全部批准,顺便买一赠一,于10月又加授钱镠“天下兵马元帅”头衔。钱镠同志,这下满足了吧?

    “天下兵马元帅”虽然也是空头衔,但它有个隐藏福利:可以建立元帅府,可以设置文武百官,建立一整套独立的领导管理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