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左勾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4章 左勾拳 (第2/3页)

胆略过人,居然顶住巨大压力,在郭崇韬等文武百官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决定奇袭郓州。

    这就是李存勖的性格。

    李存勖向李嗣源征求意见,说后梁新得潞州,正集中精力想借助潞州安义军北伐太原,顾此失彼,他们一定严重忽视了东部的防备,如果我们能拿下郓州,局面就会有很大的改观,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可能将郓州拿下?

    这是李存勖政治智慧的体现。不问别人,就问李嗣源。他坚信,李嗣源不仅会支持自己的建议,还一定会自告奋勇,充当攻打郓州的急先锋。

    为什么呢?就因为胡柳陂之战时,发生了“北渡黄河”事件。那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李嗣源无法洗脱“谋反”的罪名,若不是养子李从珂立了大功,李嗣源早就被斩首示众了。

    自那次事件之后,李嗣源就被边缘化、内部孤立,急于寻找立功补救的机会。

    如今,所有人都反对李存勖进攻郓州的计划,李存勖偏偏在这时征求有谋反污点的李嗣源,“郓州凶险而关键,你说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该交给谁呢?”

    还能是谁呀,当然是我啊!

    李嗣源当即表态,“我愿意!只要于国有利,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

    李存勖划拨出五千精锐骑兵,交给李嗣源指挥,“帝国兴亡,在此一战,只准胜利,不许失败!”

    郓州一战,关系到李嗣源的个人荣辱,更关系到后唐帝国的生死存亡。

    知耻而后勇,哀兵必胜。李嗣源不敢怠慢,自德胜夹城出发,当晚就抵达杨刘。

    夜幕已经降临,天空又下起了雨。将士们疲惫不堪,都不愿再前进。李嗣源手下爱将高行周鼓舞道:“天助我也!这种天气,敌人必然不会戒备,快走!”五千骑兵连夜冒雨渡河,直接冲到郓州城下。

    郓州城果然没有戒备,连个岗哨都没有。

    李嗣源养子李从珂身先士卒,第一个攀登上城墙,手起刀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