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淮南杨渥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 淮南杨渥2 (第2/3页)

弟就拒绝听命于淮南。

    抚、信二州均为洪州镇南军辖州,钟传自抚州发迹,入据洪州时,危全讽乘虚而入,夺取抚州,又命弟弟危仔昌窃据信州。钟传做了节度使之后,曾以武力讨伐,并最终使危氏兄弟臣服。

    钟传死后,危全讽认为自己已经履行完了臣属的义务,不再听命于钟匡时的调遣,宣布脱离镇南军而独立,“听钟郎为节度使三年,吾将自为之。”

    于是,淮南杨渥与危氏兄弟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危氏兄弟不敌强大的淮南势力,抚、信二州并入淮南版图,自此,淮南尽有镇南军之地,完全控制了江西。

    危全讽兵败被俘;危仔昌则逃往杭州,投奔了钱镠。钱镠很反感他的姓氏,于是给他更姓改为“元”。

    第五,后梁朱温。

    淮南与朱温之间的较量相对复杂,多与荆襄势力有交错,权且称之为“梁、淮、楚三方混战”;也有小规模局部正面冲突,例如淮将米志诚攻打颍州。

    激化地区矛盾,挑起梁、淮、楚三方混战的,是著名的问题儿童——朗州雷彦恭与网红孙子——高季昌。

    高季昌是朱温干儿子的干儿子,双料干孙子。这孙子实在太孙子了,朱温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作为汴州势力南大门的看门狗,却不料这是一条国之猛狗(不是骂街,这还真是句文言,典出《晏子春秋》,成语“酒店猛狗”)。

    当时南方诸藩如潭州马殷、福建王审知、广州刘隐等,皆向朱温称臣纳贡,而由于淮南势力的阻隔,荆南地区就成为南方贡赋进入汴州的必经之路。

    高季昌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拦路抢劫,“留其使者,掠取其物”。人家是给你爷爷送钱,你还劫人家,不愧孙子。

    面对高季昌的抢劫行为,路途遥远的如福建等,只能写信谴责抗议,而像潭州马殷这样,与之相邻又实力强大的,就武力维权。

    而每当受害者提出抗议,“以书责诮,或发兵加讨”时,高季昌总会乖乖地交出全部违法所得,低三下四赔礼道歉,“即复还之而无愧”。

    据史籍描述,荆南“地狭兵弱,介于吴、楚”,前文也多次提到,荆南地区屡遭战火侵袭,几乎成为千里无人区,实力很弱。既然如此,要么就别招惹南方诸藩,别手贱,规规矩矩做爷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