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时溥末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6章 时溥末路 (第3/3页)

藩镇军阀和宦官阉人发扬光大的“假子”传统嗤之以鼻。

    “老婆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杀了友裕,不是对友恭最有利吗?明摆着的事儿,干儿子诬陷亲儿子,憋着坏的抢你的遗产。你傻呀?”

    朱温这才幡然醒悟,于是就令朱友裕做许州的代理刺史,撤销对他的一切指控。

    接替朱友裕的庞师古不负众望,攻陷了徐州城西的制高点,从此之后徐州守军再也不能出城作战,汴军把徐州围得铁桶一般。

    时溥继续负隅顽抗,期盼出现奇迹。

    长达半年的围城攻坚战,也让朱温苦于消耗,师老兵疲,渐成强弩之末。

    通事官张涛给朱温写信,说自己掐指一算,此次出征的日子选的不吉利,故而陷入泥潭,接连折损大将,最好先撤兵,来年挑选良辰吉日,再做打算不迟。

    朱温刚要动摇,谋士敬翔急忙制止,说围城攻坚已经数月,我们固然耗费了许多财力物力,但徐州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怎能前功尽弃?假如被将士们听到这种诸如日子不吉利的鬼话,恐怕军心不稳,要出大事啊!

    朱温赶紧把张涛的来信烧掉,传令各军:务必保持高压态势,不得懈怠。随后,朱温亲率大军,奔赴徐州城下督战。

    大帅亲临前线,汴军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一鼓作气,攻克徐州外城。

    时溥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安排人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及全家老小都转移到燕子楼,然后命人纵火,举族自焚而死。

    大唐景福二年(893)4月21日,朱温进入徐州城,任命心腹张廷范暂代感化军节度使,并上疏朝廷,奏请另行委派高级官员接管徐州。

    让朝廷派人接管徐州,只是一种“忠臣”的姿态而已。前文提过,朝廷和朱温私下达成密约,只要朱温给朝廷留点面子,朝廷就会默许朱温吃掉徐州。

    朝廷兑现了诺言,不再委派高官接管徐州,而是任命张廷范为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感化军”的前身就叫“武宁军”,因“银刀卒”作乱,被王式斩杀殆尽,“武宁军”随之被朝廷裁撤,“庞勋之乱”后重新设立,并改名为“感化军”。如今,被朱温吞并后,恢复旧称“武宁军”。

    朱温登上徐州北城门楼,凝视着北方的天空。时溥死了,兖郓二朱的日子还长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