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四一章 西北望(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四一章 西北望(上) (第2/3页)

越老师傅……大明的工匠毕竟有天朝上国的骄傲,岂能容忍被西夷人处处压一头?挖空心思也要造出,比欧洲人更好的枪来。虽然因为基础科学薄弱,一时也不可能在结构上有什么革命xìng创新,但不妨碍他们从别处想办法。只要能提高射和精确度,管它是用什么法子了。

    很快他们便现,最容易改进的地方,就是繁琐的装填过程了。先看欧洲火绳枪兵每开一枪的步骤来说。先,每个士兵的腰间都有一条弹yao袋,上面挂着一排铜制的小金属瓶,每一个小瓶里面正好装了一回射击时用的火yao,这样可以避免战场紧张,用错yao量。另外还有个皮袋子,装着铅制的弹丸,以及一个尖嘴的铁皮盒,里面装着射yao。

    预备射击时,先将火枪枪口朝上立起来,用铁皮盒向引yao仓中,注入用于一回射击的火yao,合上引yao锅盖。然后拧开装射yao的小瓶,将射yao从枪口倒入,再将弹丸送进去。用枪通条枪膛,捣实弹丸和射yao,听到‘咔咔’的声响就知道弹丸被固定住了。

    这时,再把点燃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由于此时引yao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yao造成走火。便可以在瞄准后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yao锅盖打开,引yao点燃射yao,弹丸射……

    显然,如果能把弹丸、火yao、射yao集成在一起,便可大大简化步骤。而这对大明的工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在明‘连子铳’时,他们就用纸筒装过火yao,所以很自然的便想到了这上面。很快,工匠们就研制出了纸筒弹yao……具体的制法是,先用标准细铜管作为卷弹壳的芯子,然后chou出铜管,在弹壳中装入定量火yao,压好弹丸,两段卷捻封口,并把弹丸和火yao之间,用线扎紧。这样,分别加入弹丸和火yao的动作,便被合二为一,而且因为已经事先定装,所以用枪通条可以一次就把弹丸送到位,耗时自然大减。

    对于这个创意,那位沈默派人从伊比利亚半岛绑架来,又给予王公般待遇,早就乐不思蜀了的原皇家席军械师、现兵工总厂总监腓力科斯,是予以嗤之以鼻的,因为早在十几年前,欧洲就有人使用纸或亚麻布弹壳了,但是很快就被弃用。因为包裹火yao的弹壳难以充分燃烧,会堵塞枪膛,影响下次装填。更严重的是,前端的弹丸包裹在纸壳中,很容易造成卡壳,这些问题无法解决,这种美好的设想就无法变为现实。

    但这难不倒有七百年制作烟花爆竹经验的大明工匠,他们早就知道,硝石和绿矾干馏后的气体溶于水后,把宣纸放入其中,便可到一种瞬间燃烧,不留灰烬的‘火纸’,在制作高级烟花时经常采用,可以制造华丽而惊人的效果。隆庆元年为皇帝制作鳌山灯时,他们还生产过一批,便拿来试用,效果果然极佳。

    纸壳燃烧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还有个卡壳的问题,工匠们实验了很多种方法,最后用猪油牛油涂在单筒外,便也克服了这个难题,而且因为有了油脂润滑,弹yao入膛也明显顺畅多了。演示之后,那位骄傲的腓力总监,在欣喜若狂之余,向一年前还是他眼里‘门外汉’的中国工匠,连连致歉,表示再也不会小瞧中国人的智慧了。

    大受鼓舞的工匠们再接再厉,又将纸筒弹yao进一步改进,将射yao用火纸包好,粘在弹壳尾部。这样预备射时,只需要一下,就可以把弹丸、火yao、射yao全拿在手中,然后将弹壳尾部cha在火池……也就是火绳枪的引yao锅上,轻轻一掰,就可以使火yao和弹壳分离,然后将弹壳用通条送入枪管中,便可以击了。

    燧枪的射,本身就比火绳枪提高了一倍;使用这种纸壳子弹的燧枪兵,更是可以达到每分钟三到四射,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少数精英射手,甚至可以打出五的成绩,这让见惯了火绳枪的龟的沈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