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谁银子多谁就当皇帝! (第2/3页)
,但也同样如此,让他没银子给当时的布政使送礼,所以在当时讲究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踏步,又跑又送,提拔使用的幽燕G场上,他是没有什么升G空间的,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在县令的位置上干了十几年都没有升G,甚至说如果不是当地的老百姓爱戴他,他这个县令的位置都要被人顶替了。
所以说这个刘德宝对赵复渠治下的幽燕是有一定怨气的,所以在当时赵复渠败走,叶明盛率领奉武军到来的时候,这个刘德宝态度是比较积极的,是常山地区第一个开城门迎接奉武军的县,为此,刘德宝也是在当时的幽燕G场上遭受了一些非议,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卖主求荣············
对此刘德宝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解释,他认为自己做的是大周的G,不是赵复渠的G,而叶明盛虽然和赵复渠交战,但同样叶明盛也是打着大周的旗号,是大周朝廷正式册封的将军,不是罗卑人契丹人这样的异族。
为了保全百姓不受战火涂炭,他刘德宝开城门迎接奉武军不是什么卖主求荣的事情!
对于刘德宝上的解释,当时的幽燕的一些G绅们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刘德宝这样说就是给自己卖主求荣找借口,而叶明盛却是非常欣赏刘德宝这样一个态度,所以在了解到刘德宝为人比较清廉,在当地的口碑也比较好后,此外当时的常山知府也是因为大清扫被抓了,所以叶明盛也是当机立断直接拍板认命了刘德宝为常山知府!
在任命刘德宝为常山知府后,叶明盛也是对此大力宣传,将此项任命当做自己信任幽燕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
就这样刘德宝就一直在常山知府的位置上干了下去,最近这些年叶明盛逐步将打天下转移到了发展上,刘德宝作为常山知府的一些弊端也是暴露了出来,科举出身的刘德宝,思想上是比较僵化迂腐的,他对商业态度非常冷淡,觉得商人逐利都不是什么好人,刘德宝这样一个态度,也是导致常山的发展在整个幽燕是趋于末尾的。
不仅如此刘德宝对朝廷的一些大Z方针也是颇有微词,觉得他甚至私下里说过,现在的朝廷不尊孔圣,唯利是图,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铜臭味!
他还说过当今陛下把经济银子看的那么重,那还要什么科举,直接谁有银子多谁就当G,谁的银子最多,谁就当皇帝这样多好?
对于刘德宝这样大不敬之言,如果是其他皇帝听了去,恐怕早就是雷霆大怒将这个老头儿满门抄斩!
但是当统调处的计宪,将这些话如获至宝一样的拿到叶明盛面前的时候,叶明盛却是有些无所谓
叶明盛本人对这样的酸话怪话听的实在是太多了,他也很清楚整个朝廷内部有刘德宝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惩治刘德宝也不见得能改变什么,因为因此叶明盛也就是一笑置之,没有当一回事!
但是这一次来到常山,叶明盛也是有很多感触的,在幽燕的其他地方,像是渔阳涿县饶安等等,这些地方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厂,并且致力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来吸引外地有钱的客商来这里投资,但是整个常山的环境就是非常保守的,百姓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农耕生活,工厂基本上是没有的,最多只有一些手工小作坊··········
对此叶明盛也是和赵德宝探讨过,赵德宝也是非常的耿直,在叶明盛没有两面三刀委于虚蛇,直接跟叶明胜挑明了他觉得朝廷像商人一样过度的追求利润追求经济,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大乾应该以农业为根本,重农轻商才是兴旺之道!
当时看着赵德宝一脸认真的样子,叶明盛也是知道自己很难劝动他,不过赵德宝有一点就是提醒了自己,那就是赵德宝说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