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袁世凯的疑心没完没了 (第2/3页)
等,就是教育不能等,老夫深以为然,前清老夫总理军机时对教育也十分重视,建立了不少新学,如今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更大,可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整天想着革命。你是年轻人,也重视教育,老夫想听听你的见议!”
李长庚听完心里叨咕,这老袁疑心也太重了,才跟你释疑了一个,这有来了,还有完没完。“大总统,以启明来看,这里面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重文轻理,学生培养了不少,真正能为国家贡献科学力量的人才却是大大不足。那些学文的学生,除了能进政府和写报纸,真不知还能干点什么。政府用人是有限的,没什么出路,就只好想着闹事。
第二,政府对学校的监管不够,老师在学生面前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主义都能讲,这是乱谈琴,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领袖就够了,此为乱国之源,这样的老师应该让他们去农村住牛棚好好反醒反醒。严重的拉去打靶都不为过。
第三学生太自由,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是以士为核心,学生们总以为自己有了文化就高人一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结果本事没学到,却一个个的眼高手低,看不起政府,看不起军队,看不起老百姓。
中国要发展,缺的不是吟诗做对说外文的学生,中国最缺的是那些踏踏实实,做数理化的科研人才。这样的人才没心思搞什么主义,搞什么革命。现在学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社会责任,真正有心作学术的少于鼓动学生搞革命的劲头。整天把民主自由挂在嘴上,却看不到现在欧洲那些民主国家都打成什么样了,那有半点自由。可以救中国的办法只有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国家才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启明搞这个希望工程着眼的就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这些孩子吃过苦更知道努力,只要有学上,将来就能有好出路。肯定会拼命努力,这样的学生正是搞理科的好苗子。就是培养不出大学生,也可学个技工,启明的工厂对这样的技术工人有多少要多少。”
袁世凯听完,露出高兴的表情:“启明是老夫见过最有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