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七十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七十章 一剑霜寒十四州 (第2/3页)

    公元919年四月,杨隆演即吴王位,吴国建立,李德诚被加封为平南大将军、中书令,不久又改任百胜军节度使,后又改任镇南军节度使。

    到了南唐受吴禅位时,李德诚被拜为太师,封爵南平王,后又进封赵王。

    如此看来,从古至今,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时候,多点涵养,嘴上积点德,不造口业,总是有好处的,李德诚就是最好的例子。

    ◆添州改字总难依

    诗僧贯休,有首《献钱尚父》,诗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年间入蜀,被前蜀国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紫衣。

    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贯休善能诗文,天下闻名,曾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人称其为“得得和尚”,有《禅月集》问世。还擅长绘画,尤其擅画“梵相

    ”罗汉,《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状貌高古,绝俗超群,笔法坚劲,形象夸张。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因避黄巢之乱,贯休来到越地,时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钱镠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加衔“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贯休自灵隐寺持诗往贺,以求晋见。

    钱鏐一见此诗,大加赞赏。但是总觉得“一剑霜寒十四州”,这句不够霸气,无法体现自己的远大志向,统辖“十四州”与得封“万户侯”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雄心壮志。传令让贯休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改后才许相见。

    贯休听罢,哈哈一笑,吟诗四句回复钱镠,诗云

    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

    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

    吟罢飘然而去,杳无音讯。“十四州”这或许就是冥冥当中的定数,只不过钱镠不懂罢了。

    ◆吴越立国

    经过南征北战,钱镠渐渐控制了“两浙”。

    “两浙”是浙西和浙东的合称,唐朝时的浙西浙东包含整个江南地区,到了大明,设立江南行省,江南地区分属江苏、浙江两省,江浙才分家。

    天复二年(902),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

    天佑元年(904),钱镠上表朝廷,求封吴越王,被拒。后因朱温斡旋,改封钱镠为吴王。他仿照朝廷的凌烟阁,修建功臣堂,立碑纪功,在碑的背面刻幕僚、官吏、将人的姓名,以纪其功。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兼任淮南节度使。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钱氏王朝吴越国诞生了,钱镠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

    后梁太祖朱温曾问吴越进奏官道:“钱镠平生有什么喜好?”

    进奏官道:“喜欢玉带、名马。”

    朱温大笑:“真是个英雄!”于是赐玉带一条、打球御马十匹给钱镠。

    由于吴越一隅偏安东南,吴越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大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由此可见,钱镠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主,为保一方太平,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不想让战火再在吴越大地上燃烧,宁愿不跟时髦,不抢风头,安心做自己的一方之主。

    高筑墙、广积粮、不称帝、保和平,以至于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也学他缓称王,天下不定,不称帝。

    公元908年,朱温又加封钱镠为守中书令,将其故乡临安县改为安国县。

    公元911年,钱镠加守尚书令,兼任淮南、宣润等道四面行营都统,并于衣锦军建立生祠。

    公元912年,郢王朱友圭弑父篡位,降册命尊崇钱镑为尚父,皇上诏告天下,管你叫爹,钱镠也值了。

    公元921年,钱镠又获朱温三儿子梁末帝朱友贞的赐殊礼,可“诏书不名”。

    在封建王朝的礼节上,古代的最高赏赐是四样东西,分别是: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四种特权是古代大臣的最高荣誉。

    诏书不名,就是说皇帝给你下诏书的时候不提你的名字,只提官职名。

    赞拜不名,就是说你见皇帝的时候,直接说臣叩见皇上就可以了,不用说臣某某某叩见皇上。

    入朝不趋,就是说上朝不用小跑了,直接走过来就可以了。

    剑履上殿,大唐以前上朝都是跪坐在地上的,所以不能穿鞋上朝,更不允许带兵器。剑履上殿就是说,现在允许你穿鞋上朝,还允许你带兵器。

    此时,前蜀、南吴、南汉、闽等地割据势力先后建国称帝,群臣都劝钱镠据吴越

    称帝,钱镠拒绝。

    公元923年二月,后梁末帝遣兵部侍郎崔协等为使,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可以开府设置属官。于是,钱镠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

    不久,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称帝,建立后唐,带兵打进洛阳,灭亡后梁。钱镠派使臣进贡,求赐玉册。

    以郭崇韬为首的大臣们都极力反对,认为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玉册。但李存勖最终还是赐予钱镠玉册、金印。

    得到了玉册金印,钱镠于是任命七儿子钱元瓘为镇海等军节度使,自称吴越国王,自己所住的地方改称宫殿、官府叫朝,属官都称臣,在衣锦军修建珍藏玉册、金券、诏书的楼宇。

    钱镠的威望越来越大,新罗、渤海国等海外诸国,纷纷接受钱镠册封,尊其为君长。

    同光四年(926)四月初一,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兵变中,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为监国,不久于庄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

    中原局势混乱期间,中原朝廷诏命难以到达吴越,钱镠遂改元,年号有天宝、宝大、宝正。对于钱镠改元年号一事,因其后人尊奉中原为正朔,对此颇有讳言。

    长兴二年(931),李嗣源重新任命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命监门上将军张篯前往杭州谕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