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六十五章 兵临城下 (第3/3页)
怎会有心思为李煜卖命。
身为金陵防卫第一重臣,皇甫继勋却常常把“降宋”挂在嘴边上,每当听闻南唐军战败,就喜形于色。李煜如果知道自己找的国防司令竟然是个卖国贼,估计早就气晕了。
为掩饰败迹,皇甫继勋扣押各地告急文书,又借口军务繁忙,拒绝李煜召见。对手下献策破敌或请求出战击敌者,不是鞭打,就是囚禁,以致将士激愤,百姓切齿。身为国君,李煜对战局竟然一无所知,真是可悲。
当时,金陵守将有才略者寥寥无几。当宋军兵临秦淮河,凌波都虞候卢绛凭借秦淮水寨,拼力拒敌,多次挫败宋军渡河企图。卢绛的胜举引起皇甫继勋忌恨,他借口润州危急,上表奏请李煜,让卢绛率军前去增援。此时金陵外围的南唐守军已基本被宋军消灭,防守据点尽被占领,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直到这时候,李煜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他怒不可遏,命人传唤皇甫继勋。皇甫继勋听说李煜召唤自己,知道事情败漏了,便仓惶出逃,刚出城没多远,就被唐兵追上,捉了回来。
李煜训斥皇甫继勋,责其隐瞒军情、流言惑众、御敌不力,下令将其立即处斩。皇甫继勋被推出午门,军士们一拥而上将他乱刀砍死,分食其肉,一会功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这是继南朝侯景之后,又一个被生吃掉的人。
军情危急,李煜急召小长老前来相见。 _o_m 传话的太监回来告诉李煜,小长老离开清凉寺有些日子了,早已不知所踪。
小长老江正已完成赵匡胤部署的谍报工作,金蝉脱壳全身而退了。不知道李煜是否会想明白,小长老竟然是赵匡胤安插在他身边最大的间。
谍,自己最爱的人往往伤我最深。
小长老江正逃出生天,回到东京,向赵匡胤交差,赵匡胤加封他为比部郎中,封越州刺史。南唐灭亡后,他又回到金陵,收集江南藏书数千卷,晚年任安陆刺史,卸任时,拉了一车子的书回来,特地建了座藏书楼以贮书,有上万卷。史称“宋初藏书家,当推江正。”
李煜急调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湖口十万唐军东下,赶赴金陵救驾。
之前,宋将王明所部在武昌江州(今江西九江),击败南唐军万余人,夺取战多艘。李煜多么想朱令赟能架祥云,一下子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朱令赟害怕王明军从背后切断粮道,迟迟不敢东进。
宋军的战略是“围点打援”。六月初二,曹彬大军在金陵城下再次打败南唐军两万援军,缴获战舰数千艘。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李煜盼星星盼月亮,数着指头盼,却总是盼不到朱令赟的一点点消息。数次派人去催,朱令赟丝毫无动于衷,原因很简单:他怕死啊!
李煜觉得自己应该再做点什么,让大宋进攻的脚步慢下来,于是他开始给赵匡胤写信,质问赵匡胤:“江南有何罪?如江南无罪,大宋又为何兴师问罪,兵临城下?”李煜命吏部尚书徐铉出使东京,一定要向赵匡胤讨个说法。
徐铉,字鼎臣,扬州人,原籍会稽,父亲徐延休,任职江都少尹,在扬州买宅置地。徐铉十岁能作文,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徐铉到了东京,向赵匡胤兴师问罪道:“我国主询问陛下,‘对待陛下,就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也没什么错啊,为什么还要讨伐我呢?"”
赵匡胤哈哈大笑:“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赵匡胤的意思很明白,父子只能一家,不能分成两家?
一句话就把徐铉给怼回去了,徐铉哑口无言,不能作答,只得还唐。
八月,润州城下,升州东南路行营都监丁德裕率领吴越军一举击败南唐人,润州告急。李煜命侍卫都虞候刘澄率军赶赴润州,加强金陵以东的防御,这正中了宋军的“围点打援”之计。
刘澄磨磨唧唧地抵达了润州,一看吴越军的气势,当时就腿肚子转筋,斗志全无,全军放下兵器向大宋投降,丁德裕随即占领了润州。
十月二十日,朱令赟的十万大军刚到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就遭到宋军的阻击。
朱令赟想放大招,使用火油机。这火油机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就是将芦苇装到小船上,再浇上油,顺风出战的“火攻战术”。
朱令赟的老爸朱匡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运数之兴,天地皆助;大事若去,虽英雄亦无如之何!”没想到这句话正好应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大火一起,宋军纷纷后撤,可是天不作美,老天都不想帮南唐了,风向瞬间改变,大火反过来烧向南唐军。唐军大乱,不战自溃,朱令赟觉得有愧于朝廷,自杀殉国。宋军乘胜追杀,“唐军赴水而死者十,宋军缴获兵仗数万。”
南唐十万援军被灭,金陵更加危急,李煜病急乱投医,命张洎作蜡丸帛书向契丹求援。
李煜对赵匡胤还心存幻想,千方百计地想做赵匡胤的思想工作。十一月,李煜命徐铉、周惟简再次入京觐见宋太祖,乞求大宋罢兵言和。 @
徐铉恳求道:“李煜因病未能亲自前来东京朝谒天子,并不是拒诏不来,请陛下暂缓进兵,保全江南一邦之命。”
赵匡胤沉默不言,徐铉再三恳请,太祖大怒,仓啷啷拔出宝剑,怒斥徐铉道:“无须多言!江南无罪,但李煜有罪。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老赵的意思很明白:天下只能归于一姓,必须姓赵。“只要你李煜也像吴越那样,纳土归降,我在东京等你,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
徐铉知道多。
说无益,便又辗转回到金陵,将赵匡胤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奏给李煜,李煜这才真正明白过来,自己以前的种种努力,都是煞费苦心,自作多情。
李煜这时才彻底放弃一切幻想,掷出豪言:“朕当亲率士卒背水一战,若不能胜,朕一定聚室***,决不做亡国之奴。”
可惜,这种的豪气来得太晚,宋军从出征到合围金陵,已经历时一年之久,李煜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李煜派兵夜袭宋军北寨,结果毫无悬念,大败而回。
开宝八年(975)十一月十二日,接到赵匡胤的命令,曹彬号令全军,从三面向金陵城发起总攻。
赵匡胤再次叮嘱曹彬:“务必严肃军纪,不可滥杀无辜,严禁抢掠民财,用恩信争取南唐民众,减少伤亡。”
曹彬与潘美等众将议定,二十七日发起总攻。
守着这座金陵城,每日看到城里万家灯火,鸡犬相闻,炊烟袅袅,自己却在外面风餐露宿,宋军憋了一年了,已经铆足了劲儿,准备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三军将士各个摩拳擦掌,群情激奋。.
可是,就在总攻的前一天,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大宋军营迅速传开了,三军总帅曹彬突然病倒了。三军无帅,这仗没法打了,众将官顿时傻了眼,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