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未来三巨头 (第2/3页)
他说得也没错,无论是陈开歌导演还是王氏兄弟无不是受到了他的刺激才导致了《荆轲刺秦王》的失败。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你们唐朝影视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能获得成功?而国内其他公司包括国营厂在内,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咳咳!”正在享受美酒的叶子荣听到这话突然被呛住了,实在是这个问题太不好回答,总不能告诉对方他占了重生的优势吧,“这,这个,这个……”
看到叶子荣在他面前吞吞吐吐,王忠君脸色一黯道:“看来是我太唐突了,这本来就是你们公司的最高商业机密,肯定不会随意泄露给竞争对手。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恐怕也会如此。”
本来还颇为不忿的王忠雷听到哥哥如此说才恍然大悟,也是像这样的商业机密肯定是要自家独有才是,怎么可能轻易与其他人分享,更何况对方还是竞争对手。
没想到叶子荣却打断了王忠君的话说:“王哥多虑了,我之所以犹豫倒不是害怕泄露什么商业机密,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这么说吧,唐朝影视的成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中间蕴含了太多人的心血。”
“实际上早在美国留学时,我就开始为今天的局面而努力。唐朝影视的成功实际上是新制度的成功,在公司内部我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我提高了业内编剧的待遇,仅这一项措施就为公司带来数不清的优秀编剧人才。”
“有了好编剧,就会有好剧本,只要剧本质量上乘,再加上一个不错的导演,唐朝影视拍摄的电影没有理由要失败呀!”
“原来是这样!”王忠君若有所思,虽然他不知道叶子荣说得是真是假,但起码让他受益匪浅,之前王忠君一直没有重视过编剧的作用,就连《荆轲刺秦王》这样的大制作的剧本都是由陈开歌导演一手包办的。
可如今听叶子荣这么一说,他才发现原来编剧的作用还真大。怪不得唐朝影视拍摄的电影总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原来剧本故事占了很大的功劳。
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导演做到陈开歌、张毅谋、冯晓港、程晓东这个地步,他们之间在导演功力上的差距几乎是看不见的,但是拍摄出来的电影在票房上却千差万别,虽然不完全是剧本的因素,但一个好剧本绝对是一部好电影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叶子荣送走了心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