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2/3页)
。张健亚算是第五代导演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他的思想相当开放和发散,其导演风格也非常夸张和荒诞,当然了也有人将之称为后现代主义风格。
除此之外,张健亚导演应该算是第五代导演当中第一位认识到电脑特效技术在电影中具有重大作用的人,而且他还将电脑技术应用在了他的不少作品当中。另外,后世他始终在探索电脑特效、模具造型在电影中的结合运用,并且取得了卓有成就,成为中国电影“技术派”的领军人物。
“《绝境逢生》,最佳观赏效果奖。”张健亚摇了摇手中的奖杯道,“叶懂,这次冒昧拜访你主要是有件事想向你确认一下。”
“哦?”叶子荣笑了笑说:“您跟老张都是多年的同学,他又是我们唐朝影视的顶梁柱,论起来咱们算有些关系,有什么事您尽管问,我知道的话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也没什么,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公司正在筹拍一部划时代的灾难大片,其中需要应用到非常多的电脑特效技术,不知你这家美国公司还承接其他业务吗?我打算拍一部跟孙悟空有关的电影。”
听完这段话叶子荣脑袋轰的一下炸开了,很多隐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一下子涌了上来。后世在3D版《大闹天空》开拍十五年前,国内曾有一位导演拉到了一个亿人民币投拍同样题材的一部特效电影。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后来因为资金以及其他问题导致该片只拍摄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终止。96版《大闹天宫》是珠达电脑动画公司投资一亿元、并采用电脑数码技术制作的影片。
1996年8月,该片在拍摄过程中爆出新闻,剧组宣布更换主要演员,片中孙悟空一角由青年演员小萬春代替原来的著名演员六晓龄童。
原来影片主演六晓龄童与导演张健亚发生分歧,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对电脑特技和演员关系的不同看法。
六晓龄童坚持认为,电脑特技如运用得当就不会出现问题,但一切高科技要以艺术魅力取胜,不能靠特技夺人。
可导演张健亚则表示,六晓龄童拍了一些样片后感觉自己似乎已成为电脑的工具和傀儡,状态一直不佳,对方喜欢保持过去猴戏的格调并坚持自己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大师分道扬镳在所难免。
结果更换掉演员之后,并没有挽救该电影多灾多难的命运,本来该片预算是1个亿,但是在花了2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