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一念成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6章 一念成佛 (第2/3页)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

    “……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正旦先一步改变了梵唱经文,变为《金刚经》之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行寂灭、净化、化无之大超度!

    同时,他身后近百佛兵毫不迟疑地随声相合。

    虽然,佛阵中的这近百的佛兵很多根本就不曾听过《金刚经》,但此时的他们,却如苦修多年的的老禅师一样,随着正旦梵唱自如,毫无凝滞。

    这就是禅宗的力量,一念成佛,见性成佛。

    基本保留了原滋原味佛教教义的小乘佛教,讲究以身侍佛,一切归于佛。

    而和中国文明相融合,并直接诞生于中国大地的大乘佛教,则是以身成佛,威能最终归于己身。

    禅宗为大乘佛教之大成者,其教化之功,为的就是让自身成菩萨、成佛。

    当然,禅宗教化显然不足以让所有信徒成菩萨、成佛——这也不可能。唯有大智慧、大毅力、大造化者,方有成菩萨、成佛的可能。

    可禅宗教化的好处,就在于心诚则灵,或者说易学难精也可以。

    禅宗也不指望信徒都门下弟子都能成菩萨、成佛,只要能入门,并能成为即时战力,就算是成功。

    只要心无挂碍,笃信心诚,就能自生佛性,从而拥有佛家之能。

    也许这“能”,也只是一点点的威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