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书籍的冲击 (第2/3页)
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就没人找我进这个专家组呢?从此国内医学界就流传了一个说法,能进中央491工程的医学专家都是神级高人。
这些各个学科的编写小组实在是太神秘了,大家打听来打听去,也没发现身边有人承认被吸纳进这个491工程的。
一件事保密的极致就会被人上升到无限崇拜,北都很多著名医学专家都向卫生部打听,能不能吸收自己进491工程医学组,也好在今后的其他医学书籍编写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与更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共同提高共同切磋啊。
卫生部很无奈,只得用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搪塞:“这些专家就在大家身边,只是按照保密条例要求,不得透露身份。请大家以后不要打听了,认真向这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专家学习,为祖国的富强而埋头扎实工作。”
你越是不让打听,外边传的越神。毕竟事实摆在眼前,要知道不光是医学方面,目前全国几个重点大学,他们的各个学科教研组都在不停的收到491工程各个编写小组出版的新书和新资料,那水平用很多教授的话来说都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爱因斯坦来了也不过如此。尤其是那些出自491小组编写的各个学科专业教材和专项研究的书籍资料,对学科各个分支研究之深入,绝对是领先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很多论述的内容连那些欧美归国的博士都没接触过,甚至闻所未闻。书中描写的一些实验和相关实验器材,竟然很多都是属于听都没听说过的。
不过491工程出版的很多专业科学技术书籍上都印着“秘密”或者“机密”字样,甚至有些上面印着“绝密”!泄露了可是要判刑的。尤其是重点学科,每本书都编了号记录在案,借阅必须各个大学系主任和党委审批,甚至有些只对国家专家开放阅览,要部长级别的行政审批加党委审批才能阅览。部分书籍还有借阅时间限制。有些书籍被严格要求在保密室内阅读,禁止带出保密借阅室,所有抄录笔记都要经过批准才行。这些严格编号记录在案的书籍一旦被发现遗失的话,就要被安全部门追查到底,这样客观上也做到了尽量保证技术不外流,不至于泄密。
尽管如此,市面上涌出的各种书籍也大大丰富了新中国的文化市场,尤其是文化部正在大力推广的拼音识字法和简体字,更是引起了社会的震动。中央的目的十分明确,一步到位,普及最终版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普通话。原来设立的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改为简体字与汉语拼音推广委员会。
此刻学术界有些乱哄哄的,很多老学者对于自己没有被吸收进491工程有情绪,于是国家安排他们负责一省或一市的简体字与拼音推广普及工作,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随着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普及工作的展开,群众扫盲运动的开展变得更加高效。简体字公布以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北都朝阳路小学中,一位老师正在黑板上边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